新建建筑智能化與既有建筑節能改造共同推動智能建筑市場增長
建筑智能化行業發展潛力極大,被認為是中國經濟發展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產業,其產業帶動作用更是不容小覷。我國智能建筑起源于20世紀90年代,行業經歷了初創期、規范期、發展期三個階段;地域由一線城市逐漸向二三線城市推廣,未來將普及農村、生態園、工業區等領域;技術由機電管理逐漸向數字化、網絡化發展。隨著時間、領域、技術三個維度的擴張,智能建筑覆蓋領域逐漸增加,行業增速持續在20%以上。
2013年底,我國建筑面積已達到577.76億平方米左右;我國近五年每年新增建筑面積在18-20億平方米之間。2009年,我國遭遇金融危機,且近幾年房地產調控對建筑業新增面積影響較大;未來房地產調控政策將穩中趨緊,因此過去五年建筑面積增長速度具有一定參考意義。考慮到我國城鎮化的不斷推進,建筑業及房地產投資的持續增長,前瞻預計2014-2018年我國每年新增約20億平方米建筑面積,到2018年,我國建筑面積將達到678億平方米左右。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4-2018年中國智能建筑行業發展前景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顯示,建筑智能化行業發展潛力極大,被認為是中國經濟發展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產業,其產業帶動作用更是不容小覷。據統計,美國智能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為70%,日本為60%。2013年,我國智能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達到34.12%。我國智能建筑起步于1990年,比美國晚了6年,比日本晚4年,通過對比美國和日本智能建筑的發展歷程,前瞻預計未來我國智能建筑在新建建筑中的比例仍將保持每年3個百分點左右的提升速度,到2018年,我國智能建筑在新建建筑中的比例有望逼近50%。
前瞻發布的智能建筑行業報告顯示,2007-2013年,我國建筑業新開工面積年均增速在12%左右,前瞻以此增速來推算2014-2018年我國建筑業新開工面積;2012年,我國智能建筑系統的平均造價在60.38元/平方米左右,前瞻在此暫不考慮未來智能建筑規模化效應帶來的單價下降因素以及通貨膨脹因素,以此單價來推算2014-2018年的建筑智能化行業市場規模。通過推算可以發現,2015-2018年我國建筑智能化行業市場規模年均增速保持在20%以上;到2018年,我國智能建筑市場規模將高達2810億元左右。
2014-2018年中國建筑智能化行業市場規模預測(單位:億平方米,%,元/平方米,億元)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與此同時,我國建筑節能率基數仍然偏低,節能空間大。我國建筑節能從2006年正式開始,力度逐漸增大。雖然設計階段實行率和施工階段執行率已經達到高位,但是節能率基數較低,僅僅是50%、65%。《建筑節能設計標準》要求2010年新建建筑節能率達到60%,未來節能率提高和未達標建筑節能改造的市場潛力巨大。
雖然在“十一五”末我國新建建筑設計階段執行強制標準的比例已經達到99.5%,新建建筑施工階段執行強制標準的比例也達到了95.4%,全國城鎮節能建筑占既有建筑面積節能4600萬噸標準煤;但城鎮節能建筑占既有建筑面積的比例僅為23.1%,北京、天津、上海、重慶、河北、吉林、遼寧、江蘇、寧夏、青海、新疆等省市的比例超過30%,空間仍然很大。
《“十二五”建筑節能專項規劃》里面明確提出,到2015年要節能1.16億噸標準煤,相對“十一五”增加16%,按照每噸標煤700元計算,建筑節能計劃節省800億元以上。在節能量的規劃里,新建建筑基本持平;北方既改項目為了彌補“十一五”的欠賬,大幅增長170%,公共建筑節能量有所下降;可再生能源與建筑一體化以50%的速度增長。
按照改造面積與數量看,既改項目增長近150%,節約型校園與大型公共建筑節能動態監測分別同比增長178%和233%,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面積增長46%。因此,“十二五”期間,北方地區既有建筑的節能市場較大,而建筑智能化是實現建筑節能的一個重要、高效途徑。未來北方既有居住建筑節能改造與可再生能源建筑的應用為智能建筑帶來廣闊市場。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