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鑫鋼鐵因債臺高筑轟然倒下 將引致行業重新洗牌局面
海鑫鋼鐵最廣為人知的事件莫過于2010年1月25日其掌門人李兆會和華誼女星車曉的婚禮,兩人真可謂是"郎財女貌",當下現實版的土豪與美女的結合。此段婚姻爭議最大之處在于兩人長相相差太大,很難和真愛掛鉤,無怪乎有人猜測車曉可能是因為金錢而嫁入豪門。想當年2008年、2009年的胡潤百富排名中,李兆會是山西首富,其個人資產就達到40億元左右。轉眼到了2014年,李兆會早就和車曉離了,家門口天天被債主堵門,曾經的一呼百應的場景不復存在。
想當年,海鑫鋼鐵也曾輝煌過,1987年起步時還只是一家總資產只有40萬元的小型民營企業,現在已發展成為一家集鋼鐵、焦化、水泥、房地產、金融、保險等產業于一體的大型集團,有12個分廠、8個駐外辦事處,員工達10145人。海鑫以鋼鐵為主業,且主業突出,已形成年產260萬噸鐵、260萬噸鋼、220萬噸鋼材、100萬噸機焦的綜合生產能力,總資產達61億元,銷售收入突破75億元,2005年實現利潤總額20401萬元,出口創匯535萬美元。
海鑫鋼鐵的沒落主要在于掌舵人李兆會自接手后其重心轉移到投資界,相比鋼鐵行業波動大、利潤微薄的情形,李兆會更熱衷于資本運作帶來的高額回報。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2014-2018年中國鋼鐵行業發展前景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數據顯示,2011-2014年前5月,我國鋼鐵行業的銷售利潤率一直在3%以下,2014年前5個月重點鋼鐵企業的銷售利潤率僅為0.31%;此外,用于煉鋼的主要原材料--鐵礦石的進口價格自2014年1月以來整體呈現下降的趨勢。總體來說,鋼鐵行業產能過剩,價格持續走低,想獲利比較難,與高回報的資本運作相比簡直不可同日而語,也難怪李兆會不愿打理海鑫鋼鐵。
圖表1:2011-2014年鋼鐵行業銷售利潤率情況(單位:%)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圖表2:2014年1-7月進口鐵礦石價格趨勢圖(單位:美元/噸,元/噸)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此次海鑫的欠債事件鬧得沸沸揚揚,重組的可能性不太大,因為其巨額的債務沒有幾家企業愿意接手,而一旦破產造成的負面影響也是不容忽視的,日后銀行對鋼企的貸款會更加謹慎,而信貸的收緊將會使得鋼鐵行業內一些茍延喘息的企業遭遇行業洗牌,鋼企將會進入新一輪的優勝劣汰階段。前瞻產業研究院鋼鐵行業報告認為,我國鋼鐵產品的供需狀況已進入轉變期,鋼鐵工業正在進行"激烈"的結構調整,須特別關注產品結構調整,由數量增長為主轉向品種質量提升為主的鋼鐵需求階段已經來臨,而依靠市場力量進行行業的優勝劣汰是大勢所趨,將會改變行業兩高兩低(即高產量、高成本,低價格、低效益)的現象。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