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產品滯銷頻繁出現 信息暢通是關鍵
6、7月份正是農產品豐收的季節,但頻發的蔬菜、水果滯銷使農業生產者臉上只有愁容。河南省虞城油桃產量過剩,雖得到政府的與愛心企業的大力支持,仍有近百萬斤油桃滯銷;山東青州30萬斤大蔥滯銷,價格低至一毛八一斤,仍無人問津……
滯銷可謂是農產品流通行業的一大“痼疾”,雖近年來政府部門已采取多種方式,著力解決滯銷問題,但終究是治標不治本,果蔬滯銷問題并沒有得到根本的解決。前瞻產業研究院指出,農產品滯銷問題的根源在于信息不對稱導致大量產品找不到銷路,暢通農產品信息是關鍵。
暢通農產品信息最有效、成本最低的渠道是充分的利用網絡平臺。近日,為解決粵西荔枝滯銷問題,東莞謝崗通過電商平臺辦起“網上荔枝節”,搭建“生產基地-網絡-消費者”對接模式,從果園直接到消費者手中,減少了通過批發商再銷售的環節。此舉在解決水果滯銷問題的同時,增加了果農收益。
前瞻產業研究院認為,暢通信息是解決農產品滯銷的關鍵,但同時應大力推進冷鏈物流建設,推廣農產品電子化結算,多管齊下,解決“滯銷”問題。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4-2018年中國農產品冷鏈物流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數據顯示,目前我國果蔬冷鏈流通率在5%左右,冷藏運輸率在15%左右,尚不能滿足農產品流通需求。據相關統計,我國果蔬損失率在25%左右,每年約有1億多噸果蔬腐爛,直接損失高達1000億元。前瞻產業研究院認為,未來我國冷庫總容量將呈快速發展趨勢,2015年將達1880萬噸。
圖表1:中國農產品冷鏈物流冷庫總容量(單位:萬噸)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總的看來,市場的互聯互通、線上線下聯動是農產品發展的唯一方向,有助于農產品交易雙方獲取及時有效的信息,在充分了解供需信息的情況下做出最優選擇,完成農產品在不同市場間的最優化配置,實現農產品最快速的交易。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