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等多地放寬住房公積金提取條件 馬太效應將有所緩解
7月1日起,武漢市月收入在1900元以下且從未使用過公積金貸款的職工可定期提取公積金;北京的住房公積金提取條件也放寬,由一年一次進一步放松為三個月可以提取一次。廣州2014年3月1日后也開始簡化了租房提取公積金的資料,并且推出了市民可以直接在網上提取公積金等多個便民措施。除此之外,上海也將進一步放寬提取住房公積金支付房租、物業費政策,提高提取額度。多地放寬住房公積金提取條件,有利于繳納公積金而并沒有能力買房的居民更為合理的利用公積金,公積金“馬太效應”將有所緩解。
我國住房公積金制度存在的“劫貧濟富”的現象由來已久。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4-2018年中國住房公積金供需預測與發展模式分析報告》認為,我國大部分地區對住房公積金繳存期限的要求是最低為6個月,繳存余額影響配貸規模,因此高收入的職工群體具有較強的購房消費能力,能夠優先獲得公積金低息優惠貸款或得到大額貸款。但是恰恰是這部分職工,他們大多己經擁有住房,對住房的需求并不強烈,有很多職工在福利住房分配階段己經解決了自身的住房問題;與之相對應的是中低收入者對于住房有著迫切的需求,但是由于自身支付能力不強無力購房,因此不能獲得住房公積金貸款。
因此,借助公積金購房者大多是中高收入人群,收入較低的職工因購房所需貸款數量大而融資需求不能滿足無力進入購房市場,住房公積金的實際服務群體與實際需求群體存在著嚴重的錯位。在住房公積金的凈儲戶中,低收入人群和下崗失業職工占了相當大的比例。按照現行的規定,中低收入者一般無力向住房公積金申請貸款,同時也不能隨意提取住房公積金余額,因此成為了住房公積金制度凈的貢獻者。
住房消費主體及其住房金融形式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前瞻網住房公積金行業報告指出,在住房金融中的“馬太效應”指高收入者能夠享受到政策性住房金融的益處,而中低收入者不僅享受不到政策性住房金融的好處,相反還被迫犧牲自身收益補貼高收入階層的現象。住房公積金建立的初衷是為了給那些沒有足夠資金購買住房的職工,尤其是中低收入者一定的信貸支持,但是由于住房公積金較高的門檻限制,并不是所有的繳存者都能享受優惠的公積金貸款,尤其對于中低收入者來說,他們無力進入住房市場,因此無法享受公積金貸款,他們所繳納的住房公積金就補貼了其他高收入的繳存者。
在住房公積金的貸款審批階段,住房公積金的可貸額度除了不超過房價的一定比例和最高貸款上限的規定之外,還與住房公積金的繳存額有關,住房公積金的可貸資金額度一般是繳存余額的一定倍數。住房公積金的繳存余額與繳存人的月收入有關,即收入越高,繳存越多,還款能力越強,越有可能獲得公積金貸款或者獲得的公積金貸款額度越高。
雖然各地住房公積金的提取條件有所放寬,居民可以通過提取住房公積金來合理利用自己繳存的部分,但是根本問題在于低收入者的住房公積金利益補償有限。住房公積金利益補償的渠道可以從多方面著手,比如利息補貼的方式,對于自始至終沒有申請住房公積金貸款的繳存職工,住房公積金可以在增值收益中劃撥部分資金補償他們繳存公積金的利息損失;除此之外,還可以嘗試住房公積金貸款的權益轉讓機制,對于沒有使用公積金貸款的職工,可以考慮將其貸款的權益轉讓出去,這樣一方面轉讓費用可以補償自己繳存公積金的利息損失,另一方面,可以讓需要公積金貸款的職工獲得更大比例的公積金貸款。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