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力發電裝機容量份額提升 盈利性競爭優勢凸顯
水力發電具備盈利性競爭優勢
◆ 水電的單位運營成本僅為火電的一半
利用發電量和銷售成本分別計算水電和火電的單位運營成本,發現近年來兩者具有相似的變化,在2011年單位運營成本達到近年來的最高,水電和火電分別為0.1940元/千瓦時和0.3295元/千瓦時,到2013年兩者均下行,分別為0.1452元/千瓦時和0.2712元/千瓦時,水電的單位運營成本約為火電的一半。由此可見,水電較火電具有更強的成本優勢,這個成本優勢可以轉化為盈利優勢。
圖表:2008-2013年水電和火電單位運營成本對比(單位:元/千瓦時)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 水電較其它發電方式具有更高的毛利率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近年來我國主要發電方式中,水電、核電和風電的毛利率相對較高。具體看來,2013年,我國水力發電的毛利率最高,為44.25%;其次是風力發電,毛利率為42.04%;核電的毛利率為39.86%,太陽能發電的毛利率為33.55%,火電的毛利率僅為19.69%,是毛利率最低的發電方式。
圖表:2010-2013年主要發電方式毛利率比較分析(單位:%)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加大水電開發 提升清潔能源比例
前瞻產業研究院分析師祝建梅認為,雖然近年來我國水力發電裝機容量和發電量均呈現增長趨勢,但在建水電卻嚴重下滑,數據顯示,2013年底,我國水電在建總裝機容量為4907萬千瓦,較2012年底下降34.42%。同時,由于對水電開發存在較大的認識誤區,移民安置問題難度加大,以及由此造成的河流規劃環評審批進程滯后等諸多問題嚴重制約了當前我國水力發電的進一步發展,這對當前我國大氣污染嚴重,節能減排壓力等的緩解有害而無一利。只有加快清潔能源的開發力度,大力發展水電、風電等可再生能源,日益提高清潔能源發電在我國發電方式中的比例,才是我國能源結構調整的長久之計。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