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粉節小米銷售130萬臺和15億元 小米機遇與風險并存
根據小米官方公布的數據,4月8日米粉節小米一共售出130萬臺手機,其中包含港臺及新加坡的10萬臺,總銷售金額15億元,訂單總數226萬單。這個成績刷新了手機各種成交記錄,在智能手機硬件已經成為紅海的背景下,小米在性價比方面的優勢逐漸被競爭對手--“中華酷聯”等追趕是小米的考驗;雖然華為榮耀在4月8日的榮耀狂歡節的銷量及銷售金額尚未公布,但是數據歷來是最吸引眼球的,從目前來看,小米在4月8日的數據足以證明小米的電商實力開始得到體現。
小米電商實力開始露出崢嶸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4-2018年中國智能手機行業市場需求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顯示,傳統手機行業商業模式正在被互聯網手機顛覆,手機行業基于電子商務的競賽將快速展開,未來短期內手機行業將被新的互聯網商業模式徹底變革。即便是華為、中興等也開始意識到手機營銷業務要朝著互聯網的方向轉型,華為榮耀狂歡節以及中興推出網店APP開微店,都是其努力追趕小米的跡象。而按照黎萬強的話來說,小米本質上也是一家電商企業,有完備的電商體系和物流體系,70%的渠道權重由小米網承擔。小米已經在技術、倉儲、物流、客服方面進行充足準備,確保用戶體驗。
據了解,小米的物流中心團隊已經從400人擴充至1500人,同時新開設了鄭州、天津、南京和廣州倉庫。加上之前開設的北京、上海、深圳、成都、沈陽、武漢等倉儲中心,小米目前已經在大陸擁有10個倉儲中心,海外還有深圳保稅區和臺灣的兩大倉儲中心,共計12個倉儲中心,基本構筑了支撐小米電商的物流配送網絡。小米在配送速度上要比以前更快,要保證40%的用戶訂單在48小時內收到產品。
小米手機的機遇與風險并存
前瞻智能手機報告顯示,2014年,小米的手機出貨量保底是5000萬臺,目標是6000萬臺。對于任何一個國產手機手機廠商而言,7000萬臺左右的出貨量都會是一個非常高的門檻,尤其是對于小米而言,15%左右的國內市場份額已經是接近極限。國內智能手機出貨逐步放緩,同時主要國產品牌集中放量,小米想要繼續大幅度提升市場份額已經十分困難,因此小米開始將規模擴展至風險更大的海外市場--香港及新加坡。
其次,供應鏈的把控也是小米的軟肋。在2014年,紅米手機的銷售將是小米整體沖擊6000萬臺銷量目標的重要砝碼。紅米手機主要由聞泰負責設計和代工制造。雷軍曾在深圳拜訪了多個供應鏈廠商,并于2014年3月舉行了供應鏈大會,雖然雷軍本人對紅米手機的銷售狀況非常滿意,但對供應鏈把控能力明顯不滿。
2014年前后以來,小米新品發布和上市時間不斷縮短,節奏加快。小米也開始直面庫存問題,2014年米粉節小米沒有發布新品,而是100萬臺手機免預約的放量,更像是為4月底發布的新品進行清倉。同時從米粉節當天的熱門產品來看,紅米note最受歡迎,其次是紅米手機,小米3和小米2S的搶購難度則不大。除此之外,小米最不確定的因素其實在于小米的內部管控,如供應鏈體系、資金鏈健康、高速擴張中的內部管控等。在智能手機硬件已經成為紅海的背景下,小米在性價比方面的優勢逐漸被競爭對手追趕是小米的考驗;此外小米構建的生態能否支撐起小米“不靠硬件靠軟件服務賺錢”的商業模式也需要考驗。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