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債兌付高峰來襲 中小企業如何應對
近期,私募債市場波瀾迭起。3月底,由徐州中森通浩新型板材有限公司2013年發行的私募債-13中森債出現了利息違約,而另一只私募債“12華特斯”的兌付也已陷入不確定之中,其發行人浙江華特斯聚合物科技有限公司已被法院公告受理破產重整。這是繼“超日債”利息違約事件后,又一債券品種遭遇了大規模的償付危機。
作為中國中小微企業融資的創新渠道,私募債甫一推出就備受關注,實現了快速的發展。2012年5月,上海證券交易所與深圳證券交易所發布了《中小企業私募債試點辦法》,宣布了中小企業私募債的正式開閘。
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2014-2018年中國證券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分析顯示,至2012年底,滬深交易所共發行了81只中小企業私募債產品,募集資金為91億元;至2013年6月底,滬深交易所共發行了225只中小企業私募債產品,發行規模約為275億元;至2013年11月底,滬深交易所共發行了291只中小企業私募債產品,發行規模約為336億元。
而從私募債發行的期限看,已經上市的中小企業私募債主要以3年期和2年期為主。僅從截至2013年6月底的統計看,3年期發行量接近120只,2年期發行量接近70只,占比分別為60%和35%。這也就意味著,2014年將迎來中小企業私募債兌付的高峰期。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