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發力虛擬運營 170手機號流量可贈送 預存話費有利息
虛擬運營商套餐更“接地氣”
隨著3G、4G技術的發展及智能終端的普及,流量消費已成為電信的主流業務。但是,長期被三大運營廠商壟斷的中國電信業,資費過高,缺乏創新動力,業務無法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已成不爭的事實,“流量套餐價格太高”、“本月用不完的流量為什么清零,不能轉到下個月”等問題廣受詬病。
因此,希望打破電信壟斷的呼聲越來越高。而自從虛擬運營商概念推出以來,就受到大家的廣泛關注,同時希望這個行業進入更多的競爭者。此前蘇寧推出的虛擬通信套餐吸引了不少網友的關注,其中最低8元月租的基礎套餐(含80分鐘通話、180MB流量、80條短信以及8小時免費WiFi)、0元月租的自由組合套餐以及6元月租的自由組合套餐,網友直呼“更接地氣”。
針對用戶對三大運營商流量月底清零的不滿,京東實現“流量可轉存、可轉贈”、“預存話費計利息”等業務,也顯得更為“親民”。
虛擬運營商“賠本賺吆喝”
從蘇寧和京東推出的套餐資費來看,遠低于三大傳統運營商,那如此低的資費還能盈利嗎?我們來算一下。
虛擬運營商業務是從三大基礎運營商批發的,目前有消息稱,基礎運營商按七折左右價格將短信、流量資費“批發”給虛擬運營商,短信結算價格是7分錢/條,流量是120元/G,語音資費是0.1元/分鐘。如果按這個價格計算,蘇寧的8元套餐包的成本為35.2元,明顯是虧算的。
前瞻網通信產業報告分析認為,移動互聯網是用戶為王的時代,誰能抓住用戶就等于抓住了機遇。虛擬運營商要發展,必然要先抓住用戶,獲得了忠實的用戶之后,不僅在原來的業務上有更大的議價權,而且可推出相應的增值服務,實現更大的收益。京東通信將在大數據挖掘、后向運營的基礎上,推出全新的融合金融服務的產品,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倒逼傳統運營商變革
當前,互聯網企業已對電信運營商造成競爭,嚴重擠壓短信甚至語音業務,尤其是騰訊的微信、網絡電話直接威脅到運營商業務。電信運營商如果不作改變,將難逃管道化和被OTT業務替代的命運。
虛擬運營商的出現,從長期來看,必將沖擊到原有運營商的傳統業務,分流掉一部分用戶,并成為其有力競爭對手。在電信行業中引入競爭機制,將進步一倒逼電信運營商的變革,激活電信市場的創新活力,督促基礎電信運營商提高自身競爭力,做大整個電信行業的“蛋糕”。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