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牌屋》第二季收視狂飆背后受益者Netflix的大數據運用啟示
《紙牌屋》是Netflix在2013年推出的最重要的原創劇,而隨著觀眾開始習慣于通過流媒體內容連續追劇,該劇的人氣似乎在第二年急劇飆升,據相關機構估算,《紙牌屋》第二季在北美大概擁有3170萬觀眾。據統計,在一家美國有線電視提供商的所有Netflix訂戶當中,有16%在《紙牌屋》第二季上線后首個24小時之內至少觀看了一集。這與2013年第一季上線首日的收視率相比飆升了7倍。2013年在《紙牌屋》第一季上線首日,只有2%的網飛訂戶觀看了一集。相比之下,2014年在上線首日就觀看了前五集的訂戶比例為3.6%。
《紙牌屋》第二季收視的飆升說明Netflix擁有一個極其成功的節目,Netflix的股價也因此上漲,成為《紙牌屋》收視狂飆背后最大的受益者。因為Netflix的盈利模式與國內網絡視頻不同的是會員付費制,所以Netflix需要像《紙牌屋》這樣的獨家節目,以此繼續增加訂戶并且留住用戶。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4-2018年中國網絡視頻行業商業模式典型案例與創新策略分析報告》分析認為,《紙牌屋》自制劇的成功并不意外,Netflix通過大數據的分析應用來進行劇集的定位,分析結結果具有很高的可信度,也預示了《紙牌屋》的成功。Netflix根據海量的用戶數據推論出《紙牌屋》成功的關鍵要素有三:喜歡BBC劇集的用戶、大衛.芬奇的表現風格、凱文·史派西的表演刻畫。事實證明分析結論的可信度,《紙牌屋》在美國和其他40多個國家引起了觀劇熱潮,Netflix獲得了巨大成功。
從消費者習慣、用戶的愛好著手分析
Netflix的數據來自于它的4000萬用戶。每次Netflix用戶的搜索和影視劇評分都會與第三方數據如尼爾森的收視數據綜合起來。再加上地理位置數據,設備數據,社交媒體分享數據,Netflix用戶添加書簽數據,每次用戶登錄授權的數據,以及每部影片或者劇集的數據,都會進入Netflix龐大的數據分析系統里去。基于用戶習慣,Netflix對其用戶的消費習慣、偏好均有了一定的掌握,對推出劇集的定位也大有脾益,Netflix因此能夠針對不同用戶推出他們更加喜歡的節目。通過Netflix的算法,Netflix可以清楚的知道其用戶觀看不同劇集的高峰時間段、觀看終端設備,甚至能夠精確到一集節目結束演職員表開始滾動時就關閉節目的用戶。
劇集制作從生產者主觀判定到從消費者出發
Netfl已經將95%的數據存儲在DataStax的Cassandra上,包括客戶賬戶信息、影片評分、影片元數據、影片書簽和日志等。Netflix在750多個節點上運行著50多個Cassandra集群。高峰時,Netflix每秒要處理50000多個讀取和100000個寫入操作。這樣一來,Netflix業務能夠靈活快速地創建和管理數據集群。
除了瘋狂的計算能力外,Netflix在制作節目的思維上已經從生產者主觀判定到從消費者出發。在掌握大量Netflix用戶數據后,電視策劃人會根據數據推算觀眾的主要關注焦點,再根據用戶的需求設計、拍攝、播放新節目并且可以依據收視率的回饋靈活調整。Netflix顛覆了傳統的電視劇集制作模式,Netflix還會根據觀眾的喜好選擇導演、演員及劇本。
Netflix自制劇的動因與國內視頻網站有所不同
與國內網絡視頻相比,Netflix在自制劇方面與其存在一些相同點,也有著明顯差異。在原創節目的動機方面Netflix與國內網絡視頻大致相同,都有受到影視劇購買版權成本上升影響而尋求出路,希望實現差異化競爭。但在投資規模方面,Netflix是“大手筆”的高成本制作,而國內視頻在成本控制方面顯然顯得更加謹慎。此外Netflix是由傳統DVD租賃轉型而成,因此在受眾心目中的形象比較老舊,通過自制劇的推出,能夠改善原有陳舊的形象,并打破原有的傳統電視臺首播劇的局面。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