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豪伊利狂砸3.1億冠名《爸爸去哪兒》第二季 錢花對了嗎?
伊利砸3.1億冠名《爸爸去哪兒》破紀錄
《爸爸去哪兒》第一季的冠名費僅2500萬,而第二季冠名費狂增十幾倍,伊利狂砸3.1億冠名《爸爸去哪兒》第二季,打破《中國好聲音3》創下的2.5億元最高電視節目冠名記錄。
3.1億有多大的,相比如微軟每年上100億元的廣告費用,3.1億人民幣不過很少的一筆數字,而對伊利而已,3.1億又如何呢?
伊利花了全年10%凈利潤冠名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4-2018年中國乳制品行業市場需求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數字顯示2012年伊利營業收入420億元,凈利潤17億元,預計2013年營業收入近500億元,凈利潤30億元。《爸爸去哪兒》第二季的冠名費就花掉了伊利全年凈利潤的10%以上。伊利如此大的手筆豪賭爸爸去哪兒值得嗎?
伊利豪賭背后百億蛋糕
伊利豪賭在于打開中國學生奶市場,前瞻網乳制品行業研究報告指出學生奶市場規模超過百億,通過統計《爸爸去哪兒》第一季的收視數據,觀看爸爸去哪兒核心觀眾群體基本是女性、青年,女性觀眾收視率占比近70%,青年觀眾收視率占比近40%,從這里可以看出《爸爸去哪兒》的收視群體與伊利欲打開的學生奶潛在目標客戶群吻合。
另外乳制品營銷成功有先例可循,筆者想到了當年的營銷之王——蒙牛酸酸乳,僅僅不到2000萬冠名費,蒙牛酸酸乳就隨著《超級女聲》熱播全面流向二三四線城市和城鎮的代銷店。
而且《爸爸去哪兒》這檔節目在觀眾中的口碑很好,有著很強的明星效應,連節目中angle、kimi等穿的服飾都為了熱門商品,在淘寶上買斷了貨,冠名后的伊利QQ星熱賣更是可期。
有了這些利好因素,難怪伊利肯下血本豪賭了?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