嘀嘀打車和快的打車補貼恐3月1日后結束 阿里和騰訊成最大贏家
目前,嘀嘀打車和快的打車在全國各大城市掀起的打車補貼活動依然在繼續,但是兩家公司的補貼活動最早將在3月1日后結束。而此次打車補貼活動中,阿里和騰訊無疑是最大的贏家。
1、補貼活動最早恐在3月1日后結束
從2月17日開始,嘀嘀打車和快的打車在全國開展了第三輪補貼活動。在最近一輪融資中,這兩款打車軟件都接受了1億美元左右的注資。為了加強宣傳效果,騰訊對嘀嘀打車加投了10億元,而阿里對快的打車進行了跟投,兩款打車軟件進行補貼活動的額度應該都在10億元左右。
而雙方對乘客的補貼一再升級,快的打車最終將每單補貼定在了13元,而嘀嘀打車補貼在每單12元-20元。盡管目前都沒有結束的跡象,但是兩家公司疲態已現。一般情況,打車軟件每天的系統承載極限是全國每天600萬-700萬單,按照現在的火爆程度,這兩家打車軟件應該早已經接近系統承載極限。
如果按照每單13元計算,那么每天的現金補貼活動將消耗0.78億元-0.91億元的現金,10億元的現金只能夠支撐11天-13天的活動。從2月17日算起,10億元現金最早在3月1日,最遲在3月3日將消耗殆盡,所以嘀嘀打車和快的打車補貼最早將在3月1日后結束。
2、阿里和騰訊成最大贏家
隨著現金日益枯竭和打車支付體驗的變差,嘀嘀打車和快的打車的補貼活動勢必會盡快結束。而就在2月27日,馬云在"來往"上已明顯表露出了休戰的意愿。從整個過程來看,盡管乘客和出租車司機都受益良多,但是阿里和騰訊卻是最大的贏家。
因為打車補貼活動最終都要使用到兩家公司的支付寶錢包和微信支付,盡管表面上這次補貼大戰只是打車軟件的市場份額之爭,但是背后卻是阿里和騰訊的移動支付之爭。換句話說,移動支付推廣最重要的是體驗,而體驗需要根植于場景,而此次打車補貼活動就是為兩家公司推廣移動支付提供了一個完美的場景,能夠在最大程度上推動兩家公司移動支付工具的普及。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