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企進軍大健康 看似“藍海”實為“紅海”
1、云南白藥吹響藥企進軍大健康“號角”
前瞻產業研究院首席分析師嚴超波曾在《國內數十家企業的大健康戰略成功失敗案例告訴了我們該警惕什么》一文中提到,云南白藥大健康戰略的成功,開啟了藥企進軍大健康領域的大門。
事實上,從誰真正最早做大健康的角度來看,云南白藥并不是最早。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4-2018年中國大健康產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機會分析報告》顯示,天士力進軍大健康就比云南白藥早,天士力集團董事長閆希軍在2004年就做出戰略規劃,在做強現代中藥的基礎上向“治未病”領域前移,以實施“五個一”工程為基本目標,即做優一盒藥、一瓶水、一杯酒、一袋茶、一個健康管理與服務系統,全面進軍“大健康”產業。
但是從誰最先開啟藥企進軍大健康這個潮流的角度來看,云南白藥的成功卻無疑是最早的一個推動因素。正是因為云南白藥的成功,才會有后面的藥企開始逐漸正視大健康、進軍大健康。
2、大健康存在市場需求,看似“藍海”
藥企紛紛進軍大健康,是因為把它當作一個空白市場,對于企業來說,品類擴張往往比品牌擴張而容易。在利潤上,新的大健康產品在細分市場上競爭壓力較小,利潤空間的確很大。
3、藥企進軍大健康前景暗淡,實為“紅海”
前瞻產業研究院首席研究員嚴超波表示,個人肯定大健康的市場需求與市場機會,但對我國藥企進軍大健康的結果卻并不看好。
肯定大健康的市場需求與市場機會,是因為大健康領域實際上是一個新領域,是介于非藥品與藥品之間的一個中間領域,某種程度上與保健品有點類似,是介于食品與藥品之間的一個領域。當然,從大的角度來看,保健品也屬于大健康產品。這個中間領域目前大部分都是未被發掘的,或者說是未飽和的,因此是存在需求的,有未被滿足的需求就有潛在的市場機會。
對藥企進軍大健康的結果并不看好,原因在于對大多數藥企的營銷推廣能力并不看好。云南白藥的成功,實際上是包括調研、產品、渠道、營銷、推廣在內的多方面成功所共同構成的,才能從高露潔、佳潔士等國外巨頭的壟斷中擠出一片空間。在日化領域,寶潔、聯合利華的營銷推廣能力勿庸質疑,寶潔每年5%的利潤都用于市場調研,對消費者的把控即便是國內已經較為成功的日化企業都望塵莫及,何況是外行的中國藥企。個人認為,大健康產品在藥店中可能會獲得一部分市場份額,但走出了藥店,在與傳統日化直接競爭的情況下會不堪一擊。
4、云南白藥的成功很難復制
云南白藥擬收購日子衛生巾,而日子目前在衛生巾行業的排名并不靠前。日子衛生巾與云南白藥的相同點在于都打出藥物的概念。云南白藥能否將其做大,像云南白藥牙膏一樣?
很難做大,衛生巾并不是云南白藥的第二個大健康產品,云南白藥也做過其他大健康產品,卻都并不成功。云南白藥的其他大健康產品包括洗發水、沐浴露及面膜等,目前仍是牙膏一品獨大,洗發水尚在培育過程中,沐浴露產品具有季節性,面膜暫在試銷過程中。
在云南白藥牙膏之后,一些藥企也開始推出牙膏,但效果似乎并不理想,主要原因在于云南白藥已經具有先發優勢,從消費者行業學的角度來看,先發優勢已經形成后,會在消費者心中形成品牌壁壘,消費者很難會去選擇其他同類產品,除非后者能在多個方面全面領先先發品牌。
5、藥企進軍大健康的優勢
前瞻網大健康產業分析報告認為,藥企進軍大健康,主要有兩方面優勢:
(1)品牌優勢
雖然藥企品牌比不上跨國快銷品牌,但其品牌能為其產品功能進行“護航”。尤其是中藥企業進入大健康的品牌優勢更加明顯,中藥衍生品進軍“大健康”產業具有天然的優越性。中藥企業具備品牌優勢,如同仁堂、片仔癀、云南白藥、東阿阿膠、王老吉等是幾百年來中華中醫藥文化積淀的典型代表,品牌效應已深入人心。
(2)產品質量優勢
藥企具備研發及質量優勢。在完善的研發體系和質量控制下,藥企從藥品到食品的跨越幾乎不存在技術壁壘,中藥企業甚至可以從草本或動物體中提取有益成分,放大中藥衍生品在日化品、保健品或其他市場上的發展空間。
6、藥企進軍大健康成功的關鍵
前瞻產業研究院首席研究員嚴超波認為,大健康產品能否獲得消費者青睞,產品本身的因素很小。中國本土的日化產品,質量上很多并不比外企差,為什么到現在卻仍是外企獨大?消費者調研、營銷、渠道、推廣做得怎么樣才是能否成功的關鍵!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