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智慧旅游年 各城市發展智慧旅游還須因地制宜
近日,國家旅游局發布了《關于印發2014中國旅游主題年宣傳主題及宣傳口號的通知》,將2014年旅游宣傳的主題確定為“美麗中國之旅——2014智慧旅游年”。該通知指出,各地要結合旅游業發展方向,以智慧旅游為主題,引導智慧旅游城市、景區等旅游目的地建設。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4-2018年中國智慧旅游行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分析指出,目前國內大多數城市在智慧旅游建設資金投入方面還比較保守、規劃方案制定緩慢、組織體系還不夠健全。
從當前國內智慧旅游城市發展情況來看,主要呈現出以下三大特點:
第一,城市大小與智慧旅游城市建設發展關聯性不大;
第二,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的智慧城市建設比其他地區起步早,速度快,智慧旅游城市需要嗅覺靈敏和富有遠見的領導者,需要雄厚的資金實力和產業基礎;
第三,大部分智慧旅游城市的建設基本設施己開始動工,試點示范減少失敗、注重頂層設計規劃先行的意識逐步加強。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4-2018年中國智慧旅游行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分析認為,各地在智慧旅游建設過程中,應確立更加開放、更加高遠的指導思想,始終堅持體現城市特色的創新發展思路,注重形成完善的政策體系,加強組織保障,提高認同度,扎實有序推進。
智慧旅游需要全社會參與
智慧旅游城市建設不但是政府和企業關注的事情,還需要全社會的廣泛參與。前瞻認為,智慧旅游城市應注重輿論宣傳和引導,提高政府、企業、市民對智慧城市建設理念的認同度和參與智慧旅游城市建設的協同度,充分發揮集體智慧和力量。通過對智慧旅游城市“起步、展開、深化及成熟”四個階段特征的深入研究,智慧旅游城市的建設將更具引導性、科學性、完整性和可操作性。
智慧旅游發展需要高素質人才
為全力支持智慧旅游建設,各地應在人才引進、教育培訓、要素保障與公共服務等方面加大整合提升力度。在人才政策方面,應在人才引進、項目支持、創新獎勵、人才住房等方面出臺更有競爭力的鼓勵政策;在教育培訓方面,著力建設以大學和科研院所為主體的高端人才平臺,采取“院地合作”的模式開展產學研一條龍人才培養;在要素保障與公共服務方面,為智慧旅游的建設提供重要的研發支持、資金保障、成果轉化等支撐服務。不斷發揮高科技企業和科研機構集聚的優勢,發揮高科技人才集聚的優勢,發揮政策和環境建設的優勢,加快智慧旅游建設的步伐。
智慧旅游發展應因地制宜
智慧旅游的戰略設計應注重結合當地城市建設的特色和旅游發展的特點,因地制宜,實施區別化和層次型的發展戰略,以示范引領,積極穩妥推進,走出中國特色的智慧旅游城市發展之路。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