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廢處理行業市場化漸顯 2014年民營企業將唱主角
2012年以前,我國固廢工程建設多數以政府投資建設為主,同時適當吸引社會資本進駐。大多較大的固廢工程建設,掌握在地方政府設立的環保公司或水務公司手中,而民營企業參與度普遍較低。另一方面,由于固廢工程建設利潤穩定,使得大多數地方政府不愿放手所有權和經營權,導致我國固廢工程建設整體市場化程度偏低。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2013-2017年中國固廢處理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數據顯示,2012年我國固廢工程建設中標項目中,民營企業與外資企業占48%的市場份額,國有企業占52%,預計2014年民營企業及外資市場份額將首超國企。
2012年6月,政府出臺了《關于進一步鼓勵和椰島民間資本進入市政公用設施領域的實施意見》,意見中提出:鼓勵民間資本采取獨資、合資合作、資產收購等方式直接投資城鎮供氣、供熱、污水處理廠、生活垃圾處理設施等項目的建設和運營。2013年9月政府發布了《國務院關于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意見》,意見中提出:"推進基礎設施建設投融資體制和運營機制改革"。這一系列政策的出臺,為民營企業進入固廢工程建設市場,提供了公平的市場競爭環境,有利于行業市場化程度的提升。
隨著國家對環保投入的重視,固廢處理工程項目的在全國各地的開工量也急劇增加,"十二五"期間,我國需要建設的固廢處理工程項目為600-700個,這為固廢處理工程領域創造了較大的市場需求空間。先后有巴安水務以及維爾利等宣布向固廢處理領域拓展新業務,這其中包括餐廚垃圾、土壤修復、污泥處理等。
另外,在入圍"2012年度固廢行業企業評選"的企業中,固廢工程承包企業投入運營項目總處理能力前15的企業,共計運營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95座,無害化處理能力總和為111186噸/日。15家企業共占據了27.17%的市場份額(按處理能力)。
2012年固廢工程承包企業市場份額分析(單位:噸/日,%)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數據顯示,2012年入圍企業中新簽約項目能力前15家企業總計69930噸/日。杭州錦江、光大國際、上海環境三家企業表現突出,增長能力均在8000噸/日及以上。桑德環境、北控環保和綠色動力市場表現亮麗,新簽約項目能力在6000噸/日以上。四川海諾爾、中國環境保護和豐泉環保也有不錯的市場表現,其新簽約項目能力均在3000噸/日以上。此外,中科實業、新環保能源、創冠環保、中國恩菲、安徽盛運和偉明環保也在新項目市場中也獲得了一定的份額。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