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銷保險異軍突起 傳統保險中介漸被邊緣化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不過在現今激烈的商業競爭中,卻出現了“鷸蚌相爭,漁翁消失”的有趣現象。細想來這種邏輯也合情合理,商場如戰場,從來都是“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保險銷售渠道的競爭一直很激烈,互聯網的加入更可能導致部分保險公司無錢可賺,甚至消失。
中介渠道收入占比開始下降產險明顯
一直以來,保險中介就是保險公司最重要的銷售渠道。數據顯示,2012年保險中介渠道實現保費收入12757.74億元,其中財產保險保費收入3540.33億元,壽險保費收入9217.41億元,占2012年全國總保費收入的82.4%。
保險中介又包含了保險專業中介、保險兼業代理、保險營銷員三個部分。保險中介內部之間,同一類型中介內也都競爭異常激烈。保險專業中介渠道以銷售產險為主,2012年實現保費收入1007.7億元;保險兼業代理機構以及保險營銷員以銷售壽險為主,2012年兼業代理機構實現5877.17億元的保費收入,保險營銷員實現保費收入6010.16億元,也是保險行業最重要的兩大渠道。
保險中介機構近年來的整體經營數據一直穩中有升,那我們就看看保險中介行業哪些數據在下降。據前瞻產業研究院《2013-2017年中國保險中介行業深度調研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數據顯示:2012年全國共有保險專業中介機構2532家,同比減少22家;保險中介渠道實現的保費收入占全國總保費收入的82.4%,同比下降3.7個百分點,其中財產保險同比下降5.6個百分點,壽險下降1.8個百分點;財產保險公司通過營銷員實現的保費收入同比下降2.3%。
從整個保險中介行業的下降數據來看,除了個別傳統產險的保費收入下降外,就是整個渠道收入占比的小幅度萎縮。壽險方面由于產品特征,依然依賴于線下銷售并實現份額增長以外,產險各中介渠道保費收入占比均出現了下降。這或許也印證了互聯網的進入,開始對保險銷售渠道格局的改變。
網銷保險能否威脅到傳統保險中介
我們之前對網銷保險進行過一組數據分析:保險網絡銷售是近兩年增速最快的渠道,很多公司網銷保費多翻番,最高的增速甚至超過400%。2012年中國保險電子商務市場在線保費收入規模達到39.6億元,較2011年增長123.8%,占中國保險市場整體保費收入0.26%。
僅僅0.26%顯然無法撼動82.4%這個數字。但作為互聯網金融的起始元年,如果說2012年的網銷保險只是熱身,那么2013年好戲才開始上演。2013年10月,由阿里巴巴、中國平安和騰訊等合資成立互聯網保險公司——眾安在線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在千呼萬喚中終于通過保監會審核批,注冊資金10億元,注冊地在上海外灘金融試驗區。業務范圍包含與互聯網交易直接相關的企業/家庭財產保險、貨運保險、責任保險、信用保證保險等。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