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云商城上線24小時內便下線 云計算知識產權問題不容忽視
當前,中國云計算產業正處于快速發展的起點。各種類型的“公有云”和“私有云”的應用在市場上層出不窮。隨著政府以及IT廠商的積極推動,中國云計算產業生態鏈的構建正在進行中。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3-2017年中國云計算產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機會分析報告》指出,國內云計算企業將主要重點放在安全、通信、軟件和服務等領域,這使得云計算在中國呈現出其特有的發展特點:
? 公共部門是云計算優先市場
公共部門是中國現階段云計算重點推廣和優先應用的市場,公共部門客戶既是云計算的推動者、采購者和使用者,也是標準和規則的制定者。
? 電信運營商云計算市場重要角色
電信運營商擁有供數據流通的寬帶資源、豐富的數據中心以及廣泛的客戶基礎和深厚的客戶信賴度,并在日常運營中獲取了海量數據存儲管理的豐富經驗。因此,電信運營商的基礎性地位能夠助其成為非常有競爭實力的云計算服務提供商。隨著云計算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云計算軟件和應用服務商在給電信服務商帶來數據流量業務收入之外,更有可能購買其后臺運營維護服務,甚至直接批發其提供的諸如存儲云一類的增值服務。
? 有望形成云計算企業大聯盟
從國內市場目前的情況來看,不同企業在金字塔的不同級別均有動作。處于金字塔基座位置的是基礎設施層,能夠提供計算、存儲、帶寬等按需的IaaS云基礎設施服務,這是所有應用和平臺的基礎,也是云計算技術實力的集中體現;基于基礎設施之上的是為應用開發提供接口和軟件運行環境的平臺層的PaaS服務;處于金字塔頂端的是應用層,提供在線的軟件服務即SaaS服務。
金字塔的這三個層面合起來構成了一條完整的云計算產業鏈,隨著國內云計算應用市場的進一步發展與成熟,產業鏈上中下游企業整合的趨勢將更加明顯。
互聯網企業加入云計算“戰場”
在政府的監管下,云計算服務提供商與軟硬件、網絡基礎設施服務商以及云計算咨詢規劃、交付、運維、集成服務商、終端設備廠商等一同構成云計算的產業生態鏈,為政府、企業和個人用戶提供服務。
國內互聯網企業在云計算領域表現得尤其敏銳,試圖搶先占領云計算市場高地:2011年10月,阿里巴巴發布云計算“掘金”計劃;2012年9月,百度正式推出面向用戶的“云服務平臺”;2011年以來,騰訊一直在全國各大城市建立“云計算中心”;新浪也有“云計算平臺”和“新浪云商店”。
云計算也存在知識產權風險
10月30日,百度云推出云商城(yun.baidu.com/mall)服務,允許用戶在云商城內交易視頻、文檔、圖片、音樂等各種電子類型文件。但10月31日,百度云的該服務上線不到24個小時便遭到了關閉的下場。外界猜測,百度云商城在上線一天之內便下線的原因可能是觸及了敏感的知識產權問題。
前瞻產業研究院云計算產業研究小組分析指出,理論上看,用戶應該完全擁有被托管數據的知識產權。但是在現實中,云計算企業深知“數據核心”原理,因而他們會千方百計地利用這些數據,并以數據整合、數據挖掘、知識服務的名義使用戶數據利用合法化。由于云計算而產生的知識產權問題,可能超出傳統的知識產權法的范疇。從這個層面來看,百度云商城此次上演的“過山車”式的亮相就不足為奇了。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