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使”配保安為哪般?
近期出臺的《關于加強醫院安全防范系統建設指導意見》,能否有效解決醫療糾紛,保障“白衣天使”的權益,目前還不得而知。但從大多數網友和群眾的反映來看,普遍對《意見》持懷疑態度。
據相關調查數據顯示,2012年我國共發生惡性傷醫案例11起,造成35人傷亡,其中死亡7人受傷28人(患者及陪護人員11名、醫護人員16名、保安1名)。而據前瞻網估算,我國每年因醫療詐騙、醫生和護士不負責任、醫生延誤診治、漏診誤診、過度醫療、劣質藥品和器械等原因導致的死亡人數,保守估計在20萬以上,其中還不包括部分被醫院拒絕治療而死亡的病人。從數據分析,更應該被保護的似乎是病人而非醫生,這一政策似乎有本末倒置之嫌。
事實上,社會對維護醫生的正當合理權益并不排斥,且普遍持支持態度,從哈爾濱“醫鬧”事件后普通民眾的反映可窺其一二。但在目前緊張的醫患關系背景下,在醫療事故頻發且相關責任人和醫院得不到有效懲處的情況下,處于強勢地位的醫生得到了政府更多的庇護,而處于弱勢的普通老百姓相關權益卻得不到有效保障,這不能不引起民眾的激烈反應。
目前,隨著我國國民經濟持續快速發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健康服務的需求也越來越大,居民與醫療機構打交道的機會也增多,也促進了我國醫療服務市場的發展。根據前瞻《中國醫療機構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顯示,我國醫療機構行業的收入和利潤水平在不斷提升。
圖表:2006-2011年中國醫療機構收入和利潤規模(單位:億元,%)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好的政策不僅能解決存在的社會問題,還在一定程度上能夠促進相關行業的發展。而每20張病床配1保安,能否緩解醫患矛盾,解決存在的問題,還需要時間證明。倘若政府不能有效改善醫療機構的服務質量,提升醫生職業能力,強化醫生職業道德,增強病人對醫院和醫生信任度。在病患者權益得不到有效維護的情況下,在多的保安也難保“落入凡間的天使”。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