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表miCoach受追捧 電網早已耐不住寂寞
•智能電網發展側重輸變電
由于我國的電力資源分布相對集中在華北和西南地區,而用電負荷相對集中于東南沿海地區,用電負荷大的地區與西北、西南清潔能源集中地區距離較長的特點,使得我國應重點發展長距離、高容量、低損耗的輸電骨干網絡。
與美國相比,我國的電力環境有很大的不同,我國能源與用電負荷分布的情況以及網售合并的壟斷性電力市場決定了我國應側重長距離輸變電的發展,即在時點和力度上都優先發展輸電網絡,用戶側智能化短期內只需采集用戶用電信息。
•電網智能化投資比例將顯著提升
目前我國電網在智能化投資的比例較低,但是隨著智能電網的推進,智能化投資在電網投資中的比例將顯著提升:
(1)智能電網第一階段(2009-2010年)的電網總投資為5510億元,智能化投資為341億元,年均智能化投資為170億元,占電網總投資的6.2%;
(2)第二階段(2011-2015年)電網總投資預計為15000億元,智能化投資為1750億元,年均電網投資350億元,占總投資的11.7%;
(3)第三階段(2016-2020年)電網總投資為14000億元,智能化投資為1750億元,年均智能化投資350億元,占總投資的12.5%。
智能化投資在“十二五”期間的年均投資額是第一階段的一倍,占電網投資比例也由6.2%提升到11.7%。隨著智能電網建設的展開,智能化投資將明顯增加,二次設備投資占比將由目前的不足5%提升至12%-15%。
圖表2:各階段電網智能化年均投資規模(單位:億元)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