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及50億襲來 污染防治設備喜大普奔
近期,環保領域最為奪目的新聞,莫過于中央財政安排50億元用于京津冀蒙晉魯六省份的大氣污染治理工作。對環保設備業,特別是環境污染防治設備生產行業來說,這一消息絕對是喜大普奔。不過,就這一投資舉動來看,對行業的貢獻到底會有多大呢?是否只是大伙兒的不明覺厲?值得斟酌。
1、50億未必驚人
就數值上來看,中央50億元做的蛋糕其實遠沒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大。僅2012年這一年,環境污染防治專用設備制造行業產值就達到了1746.82億元。因此,50億的投資對拉動行業產值能起到的直接貢獻率保守估計將不足3%。
不過,這一舉措更大的價值在于對環保行業,特別是環境污染防治專用設備業來說,起到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刺激作用。中央以實際行動表明了治理污染的決心,地方政府將可能踴躍響應,蛋糕有望迅速做大。
2、環保政策助力
除了京津冀蒙晉魯六個省份將先后出臺大氣污染防治細則,其它省份近期也蠢蠢欲動劍指環境污染。例如,貴州省于10月15日正式下發通知,明確提出環境保護5年規劃,將重點防治廢水、廢氣、廢渣污染;到2017年,實現100個示范小城鎮生活污水達標排放、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同時建成111個產業園區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工程。甘肅省政府也出臺了《關于貫徹落實國務院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的實施意見》,鼓勵民間資本和社會資本進入大氣污染防治領域。
此外,根據“十二五”規劃,這五年內,節能環保產業產值年均增速要達到15%以上,到2015年總產值將達到4.5萬億元,成為國民經濟新的支柱產業。
前瞻產業研究院認為,后期還將有多項環保政策跟上,各省污染防治也將付諸實際行動,對于環境污染防治專用設備業來說,中長期收益自然是喜大普奔。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