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中國”垃圾發電的新動力
一、“美麗中國”的解讀
十八大報告中首次提出“建設美麗中國”,并專章論述生態文明。前瞻解讀這一做法是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必然選擇。原因有二:一方面我國經濟發展面臨的資源環境制約越來越凸顯,鐵礦石、石油等重要自然資源對外依存度快速上升;城市缺水嚴重;土地資源逐年減少;另一方面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自然災害頻發。
二、“美麗中國”啟動垃圾發電項目
在“美麗中國”戰略的引導下,政府出臺一系列的政策,啟動垃圾發電項目。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2013-2017年中國垃圾發電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分析,影響最大的兩個政策為:
(一)保障市場需求——《“十二五”全國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規劃》
《“十二五”全國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規劃》(以下簡稱《規劃》)的出臺,讓垃圾發電成為必然的選擇,并保障了垃圾發電的市場需求。《規劃》指出到2015年,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設施能力達到無害化處理總能力的35%以上,其中東部地區達到48%以上。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監測顯示,現有的220多座垃圾發電廠的總處理能力只占到“規劃”標準的50%左右,前瞻預計“十二五”期間垃圾焚燒發電廠新增數量在150家左右,投資總金額達600億元。同時,“十二五”將進入垃圾焚燒發電投資熱潮期,各地政府紛紛啟動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如云南省規劃新建垃圾焚燒發電廠12座,設計年處理能力達260.3萬噸。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