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電網 各有各的玩兒法!
·我國智能電網發展側重輸變電
由下圖不難發現,我國的電力資源分布相對集中在華北和西南地區,而用電負荷相對集中于東南沿海地區。我國用電負荷大的地區與西北、西南清潔能源集中地區距離較長的特點,使得我國應重點發展長距離、高容量、低損耗的輸電骨干網絡。
圖表1:我國電力資源與用電負荷分布圖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與美國相比,我國的電力環境有很大的不同,我國能源與用電負荷分布的情況以及網售合并的壟斷性電力市場決定了我國應側重長距離輸變電的發展,即在時點和力度上都優先發展輸電網絡,用戶側智能化短期內只需采集用戶用電信息。
·我國智能電網建設迎來“黃金時期”
前瞻《2013-2017年中國智能電網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中指出,我國在“十二五”期間將建成“三縱三橫一環網”的特高壓交流線,并建設11回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投資高達3000億元;“十三五”期間投資雖略有放緩,投資額度也達到2500億元。
到2015年,國家電網大范圍、遠距離的輸電能力將達到2.5億千瓦,每年輸送電量1.15萬億千瓦時,可支撐新增1.45億千瓦的清潔能源發電消納和送出,能夠滿足超過100萬輛電動汽車的使用要求,電網的資源優化配置能力、經濟運行效率、安全水平和智能化水平將得到全面提升。
圖表2:2006-2012年國網的電網建設投資規模增長情況(單位:億元,%)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