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道為王時代的汽車4S店模式還能走多遠?
不可否認,汽車4S店模式是應運時代而生,曾為中國汽車銷售和服務做過巨大的貢獻,至今仍是中國汽車銷售和服務的主要模式。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模式存在的問題越來越凸顯。前瞻分析認為,長期來看,汽車4S店模式存在著很多弊端,終將被市場所淘汰;但短期來看,近十年內汽車4S模式的地位仍將難以撼動。
1、4個S“貌合神離”
目前,汽車4S店主要利潤仍來源于整車銷售(Sale),其他三個S對于4S店而言更多地只是一個噱頭,這也導致了汽車4S店的其他三個S必將會面臨其他三個S的專業店的挑戰。汽車4S店只是只是簡單的將4個S拼湊在一起,并未進行更深度、更合理的結合,未能將這種結合轉化為更合理的資源配置、更多的盈利點、更好的成本控制、更高的客戶滿意度,國內汽車4S店對“四位”如何整合為一體仍然缺乏長遠的戰略運籌。
2、售后服務(Service)和配件經營(Sparepart)難以為繼
目前4S店超高的維修、保養和配件價格使部分車主一過汽車的保修期,就選擇在外維修保養。前瞻調查顯示,有85%的汽車4S店消費者,在汽車過了保修期之后不愿再到4S店維修。汽車4S店的維修部若要正常運轉,每月的維修量要達到1000輛以上。但很多經銷商的月平均修理量只有200到300輛,越來越多理性的消費者選擇自己去汽配城買配件,去快修店維修,又導致汽車4S店的配件經營難以為繼。
3、信息反饋(Survey)形同虛設
4S中有一個很重要的功能就是信息反饋,信息是決策的基礎,4S店每天在銷售、保養、維修等服務過程中接觸到大量極具價值的信息,但由于信息反饋創造效益的不明顯性,實際上多數4S店極少注意發揮4S店的信息反饋的功能。意識落后,缺乏長遠的規劃致使信息反饋功能形同虛設。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