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型營業部拉開行業轉型大幕 經紀業務發展困境待解
1、券商紛紛涉水C型營業部
2013年6月以來,證券公司紛紛開始涉水C型營業部。2013年6月18日,方正證券獲準在湘、浙、豫等10省區新設28家C型證券營業部;6月20日,廣發證券收到廣東證監局的核準批文,設立5家信息系統建設模式為C型的證券營業部;6月25日,東吳證券獲準在江蘇、浙江設立24家證券營業部;華泰證券和山西證券近期也先后宣布將新設9家和16家輕型營業部。
政策方面的鼓勵對此次證券公司集體開展C型營業部起了重要的推動作用。2013年3月,證監會正式出臺《證券公司分支機構監管規定》,取消了對證券公司分支機構業務范圍的限制,以及對證券公司設立分支機構的數量和區域限制。3個月后,券商終于集體發力。
從行業發展特點來看,盡管政策方面的鼓勵推動了此次轉型,但是證券公司集體涉水C型營業部具有深刻的行業發展背景。
2、經紀業務轉型迫在眉睫
近年來,盡管市場不景氣,加之經紀業務行業競爭日益加劇,經紀業務經歷價量持續下跌的雙重壓力,收入逐年下降。但是,經紀業務依然是券商收入最主要來源,2012年,經紀業務收入占證券行業收入總額的比重依然高達38.93%,這還是考慮到證券行業整體業務收入水平下滑,而其他業務收入相對增長的情況下。實際上,對于很多中小型券商,經紀業務收入占其業務收入的比重達70%的并不在少數。
但是,在其他業務難有大幅起色的情況下,經紀業務所面臨的成本壓力成為了證券公司改善經營業績不得不面對的難題。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