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監測預警,關鍵時刻顯身手
目前廣東正在實施“珠江三角洲地震預警臺網建設項目”。根據設計方案,項目將在粵東地區新建約100個地震預警臺(以井下臺為主),平均臺站間距15公里,而這些新建臺站將與粵東、珠三角及港澳地區現有地震臺聯網,形成預警臺網。
另外計劃新建約100個與現有115個震臺連網,用于烈度速報。2013年完成80%臺的建設,2014年上半年完成臺網中心集成,預計2015年可以產出預警信息。
·地震預測難以把控
對于地震究竟能否預測,這一直是科學界具有爭議的問題。由于地震的發生機制太過復雜,到目前為止,地震預測仍是一個世界級的難題,這已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日本實時地震情報利用協議會(REIC)的測試結果表明,在日本如果提前2s獲得警報,死亡人數可減少25%;提前5s,死亡人數能減少80%。所以,在目前地震預測還很不成熟的情況下,為了應對突發性和毀滅性的地震災害,最大限度地降低損失,進行地震早期預警(Earthquake Early Warning,以下簡稱EEW)非常必要,且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