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淡化將成為解決我國水資源危機的重要選擇
1、我國海水淡化項目逐漸為政府所重視
2013年4月7日,國家發改委下達了2013第七批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項目復函。山東省東營市藍島海水綜合利用有限公司30000噸/天海水淡化工程項目獲國家資金補助620萬元。
該項目總投資7832萬元,采用反滲透膜海水淡化等技術工藝對海水進行淡化處理。項目建成后,達到30000噸/天海水淡化生產規模,年處理海水1050萬噸,年產淡水336萬噸、純水37.8萬噸、濃鹽水567萬噸。前瞻產業研究院分析認為,該項目的實施對于解決建設地淡水資源缺乏的矛盾,促進地方經濟發展,推動行業技術進步,具有一定示范意義。
2、海水淡化意義分析
我國目前不僅具備豐富的海水資源,且相對于南水北調工程而言,海水淡化具備成本優勢。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海水淡化產業深度調研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的監測數據顯示,目前我國淡化海水成本已降到4-5元/噸,雖然仍高于目前我國自來水用水價格,但是隨著水資源日益缺乏,有一定的大規模應用已經具備明顯的成本優勢,對于北方沿海地區,海水淡化在中國更具有現實價值。
圖表1:各種取水方式成本比較(單位:元/m3)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海水淡化產業深度調研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