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機械行業去庫存結束,復蘇強度大大弱于上輪周期啟動時
設備保有量過大制約下游購買力的提升
工程機械作為生產資料,下游客戶采購的目的是通過租賃或承包工程實現盈利。由于2013年國內不會啟動大規模的建設投資,社會工程量難以回到“4萬億”高峰時的水平。客戶的工程量相比前兩年是減少的。而在經歷了連續多年的高增長后,社會上設備的保有量又大大增加。以挖掘機為例,近十年挖掘機累計銷售近80萬臺,再加上30萬臺左右的進口二手挖掘機,目前社會上挖掘機的保有量已超過百萬臺。
工程量減少和保有量增加導致市場競爭愈發激烈,設備的開工時數、租賃價格均出現下降。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調查統計,2012年工程機械下游客戶手中的設備月工作時間已降至150小時左右,僅為前幾年正常情況的3/4左右。租賃價格也一再下降。以20噸的挖掘機為例,一般20000元/月的租金是保本價,而現在市場價格已經很接近保本水平,如果開工率再大幅下降,租賃商將入不敷出。目前工程機械下游客戶的盈利能力普遍不強,激烈的競爭導致其難以獲得可持續的發展,從而制約了購買新機的能力。
工程機械行業2013年復蘇強度大大弱于上輪周期啟動時的水平
根據歷史數據,工程機械行業銷售收入與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相關性高,回歸后的線性關系為:國內工程機械行業收入=0.011*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額+94。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建筑工程機械行業研究小組預計,2013年固定資產投資增速預計在23%左右,則工程機械行業收入的增速在13%左右。考慮到預測誤差,預計收入增速在10%-15%之間,再加上出口貢獻,預計2013年工程機械行業收入增速在15%-20%之間。由此可見,2013年工程機械行業復蘇的強度大大弱于上輪周期啟動時2009年42.18%的水平。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