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億,中國電影市場新的起點
2013年2月,我國影院的放映場次達200多萬場,環比1月份基本持平;觀影人次達5700多萬,增長近1000萬人次,增幅達19%;共產出票房21億多元,大增近5億元,增幅高達近30%。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3-2017年中國電影產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數據顯示,2012年中國生產故事影片745部(含電影頻道出品的數字電影92部),生產各類電影總量達893部;全國電影總票房達到170.73億元,中國電影市場進入快速發展期。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3-2017年中國電影產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分析認為,2012年,我國3D數字放映、IMAX巨幕放映設備普及率進一步提升,其中中國巨幕數字放映系統開始投入商業運營,打破了美國IMAX格式的壟斷;國產3D、巨幕電影的制作水平取得突破,12部國產3D影片登陸市場,《十二生肖》、《一九四二》、《一八九四·甲午大海戰》等嘗試通過IMAX。報告分析認為,正是由于各種類型電影均發力,才使得我國電影市場呈現蓬勃發展的態勢。
一、膠片電影前景分析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3-2017年中國電影產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分析認為,隨著電影數字化進程的不斷加快,數字化已成為電影技術的必然發展方向,但還會在今后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膠片電影與數字電影之間互依托,共同發展。出于電影拷貝的管理的考慮,不少電影發行商仍鐘情膠片拷貝,主要原因在于膠片拷貝比較好控制,一個拷貝的票房產出容易計算,而太便利的數字拷貝容易出現偷漏瞞報票房的情況,管理困難。
二、數字電影前景分析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3-2017年中國電影產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分析認為,從2008年開始,我國每年新建電影院20座以上,新增銀幕100塊以上,新建城市、社區數字電影廳200家以上。目前,我國已建立完善了數字電影標準體系,建成具有亞洲最大、國際一流的國家中影數字制作基地,初步建立了適合城鄉不同需求、多層次的數字電影發行放映技術體系。2011年,中國有數字銀幕8393塊,90%的國產電影擁有數字版本,國內數字電影已經進入快速發展軌道。
前瞻產業研究院電影產業研究小組分析認為,數字電影是電影發展里程中一次意義重大的變革,它以高效傳輸的方式,始終如新的放映效果,方便可靠的保護措施,將電影放映推入一個新的紀元,數字電影的發展前景較為廣闊。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