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適合自己的民俗旅游開發模式
二、鄉村模式
1、模式概述
鄉村模式民俗旅游開發是在一處有人和人的生活的區域,在不改變人們日常生產和生活秩序的前提下進行的。總結來說,鄉村模式的民俗旅游是在鄉村環境中,以鄉村生活和田園風光為依托開發的與農業生產和鄉村生活相關的“鄉村民俗旅游”。
2、實例簡介
濰坊市寒亭區的楊家埠是一個有600年歷史的小村莊,在《楊家埠民俗村旅游開發建設規劃》中,提出了“建設中國民間藝術遺產村莊”的設想,通過對木版年畫傳統藝術的挖掘、整理與傳承,恢復明清楊家埠年畫發展鼎盛時期的村莊面貌,形成一處有濃郁鄉村氛圍和民間工藝民俗特色的專業旅游村,開展“入戶”(進入有木版年畫作坊生產的家庭)的民俗旅游活動,讓旅游者在家庭年畫作坊中,親自刻印年畫,親自張貼年畫或把自己刻印的年畫帶(買)回家。其最終的目標是:將楊家埠建設成為中國的“民間藝術遺產村莊”,將木版年畫傳統藝術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經過初期的開發,楊家埠已經建起了民間藝術大觀園、木版年畫博物館、風箏扎制演示車間等設施,有幾十個家庭的木版年畫業戶接待游客,年接待游客20萬人次,全村旅游收入過億元。
3、模式總結
在山東省內,除楊家埠之外,還有高密的撲灰年畫村、鄲城的“天下武術第一村”(宋江武校開發)、棗莊山亭區的洪門村(葡萄生態村)、峰城區萬畝石榴園內的“石榴人家”、章丘市的朱家峪、萊蕪市的房干村、威海市的“花村”和“畫村”等,都在開發鄉村民俗旅游。特別是在威海市,這種具有特色民俗意義的村莊,經統一規劃后,已形成“一村一點”的民俗旅游開發趨勢。
近年來,在國內也興起了許多著名的鄉村旅游地,如蘇州的周莊和同里、上海的朱家角、安徽的西遞村等都已成為聞名全國的民俗旅游村。
三、社區-歷史(傳統)街區模式
1、模式概述
社區-歷史(傳統)街區模式,首先強調的是“社區”的概念,它打破了傳統旅游景區的開發模式(封閉管理的、以收取門票為主要收入來源的經營單元),而是將一處完完全全的、有人和人的生活(而且這種生活并沒有因開發旅游而發生改變)的城市街區變成一個有吸引力的旅游吸引場所,以旅游者在這片街區的休閑消費、購物、餐飲、娛樂消費作為收入的來源。
因發展旅游而帶來的收入也并不是被以“旅游開發公司”為代表的開發商或地方政府獲得,從中直接和最大受益的是當地居民,他們通過為旅游者提供具有民俗性質的吃、住、購、娛等服務而獲得收益,提高了社區的經濟發展水平和居民的生活質量,改善了社區環境。
2、實例簡介
以芙蓉街為代表的濟南市老城區,是濟南市作為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的歷史文化、(城市)民俗文化、泉文化的現實載體,是濟南地方文化的“靈魂”。《山東省旅游發展總體規劃》提出要將這片傳統性和地方性特征非常顯著的歷史街區開發成為一處“社區型”的旅游區:這里有經修整后仍然保留著明清民居建筑形式的民俗建筑群落,有擁泉而居的濟南老市民,有臨街而開的老店鋪,有熙熙攘攘的街頭小賣,市井民俗文化在這片歷史街區中被表現得淋漓盡致,是旅游者進行文化尋古、城市民俗體驗、觀光與休閑旅游的好去處。
3、模式總結
目前,山東省煙臺市的海濱歷史街區、青州的回民古街、周村的大街、臺兒莊的古運河碼頭等也都在進行城市-歷史(傳統)街區的民俗旅游開發。北京的“胡同文化旅游”、上海的豫園、南京的夫子廟等也都屬于該類型的城市民俗旅游開發模式。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