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國將成為全球最大工業機器人市場
據德國《經濟周刊》2013年第1/2期報道,國際機器人工業聯合會(IFR)預測,2014年中國將成為全球最大工業機器人市場,銷量為3.5萬部,比2011年增長約60%,占全球總銷量17%。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3-2017年中國工業機器人行業市場需求預測與轉型升級分析報告》分析認為,隨著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國內相當數量的企業技術實力得到很大提高,生產設備更新換代,勞動力供應格局也逐步從買方市場轉為賣方市場,由供遠大于求轉向供求平衡。作為制造業主力的農民工也從早期的僅解決溫飽問題到現在對薪資和工作條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更好地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提高生產率、產品質量和企業競爭力,改善工人勞動條件,企業對工業機器人的需求自然不斷增加。利用機器人技術提升我國工業發展水平,完成從制造業大國向制造業強國的轉變,已經逐步成為全社會的共識。
隨著工業機器人智能水平的提高,工業機器人已在眾多領域得到了應用。目前,工業機器人已廣泛應用于汽車及汽車零部件制造業、機械加工行業、電子電氣行業、橡膠及塑料工業、食品工業、木材與家具制造業等領域中。隨著人類生活水平的提高及文化生活的日益豐富多彩,未來各種專業服務機器人和家庭用消費機器人將不斷貼近人類生活。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3-2017年中國工業機器人行業市場需求預測與轉型升級分析報告》是業內第一份對行業下游產業進行全面系統分析的重量級報告。下面以汽車制造業、電子電氣行業和化工行業為例進行說明。
(一)汽車制造業對工業機器人的需求
1、需求
在中國,50%的工業機器人應用于汽車制造業,其中50%以上為焊接機器人;在發達國家,汽車工業機器人占機器人總保有量的53%以上。據統計,世界各大汽車制造廠,年產每萬輛汽車所擁有的機器人數量為10臺以上。隨著機器人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日臻完善,工業機器人必將對汽車制造業的發展起到極大的促進作用。而中國正由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邁進,需要提升加工手段,提高產品質量,增加企業競爭力,這一切都預示機器人的發展前景巨大。
2、案例
在未引入機器人以前的中國重型汽車集團有限公司,一個工人只能照看兩臺機床,引入工業機器人后,一臺機器人可以自動操控5-10個加工中心。從2005年到2011年,中國重汽卡車年產量從4萬多輛增至15萬輛,而固定職工只增加了10%左右,協議派遣工增幅也比較有限,產量的提升很大程度上歸功于機器人的引入。
此外,2008年,中國重汽在建設新車間時引入了工業機器人,建成了全自動沖壓機,由機械手臂將鋼板送入沖壓機,既穩定了產品質量,又代替了人工,避免了工傷事故的發生。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