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飛行破冰或將引爆我國萬億通用航空產業
2012年11月13日,珠海-陽江-羅定通用航空航線宣布開通,這是我國首條低空飛行路線,但這是否就意味著制約通用航空產業的瓶頸開始真正破冰了呢?
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監測中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1年底,我國通用航空機隊在冊總數為1154架,比上年增長14.3%,其中固定翼飛機893架,旋翼航空器238家,氣球17架,飛艇6架。
在作業飛行時間方面,2011年,全國通用航空共完成作業飛行50.27萬小時,比上年增長28.5%。作業時間量排在前三位的通用航空項目分別為石油服務、農林化飛行、航空攝影。
在通用航空運營企業方面,2011年底,我國持有通用航空經營許可證的企業共123家,同比增加12家,開展非經營性通用航空活動的單位12家。
2000-2011年我國在冊通用航空器數量(單位:架)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2012-2016年我國通用航空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然而,與國土面積相當的幾個國家相比,我國通用航空飛機發展僅處于初級階段,不論從飛行器數量還是飛行小時數上都處于較低水平。
目前,全世界共有34萬架通用飛機,美國約有24萬架(美國商業航空飛機數量不到1萬架),占全球通用飛機的70%左右。另外,加拿大、巴西、德國、英國及澳大利亞和南非等國家通用航空機隊規模也在萬架以上。
如此可見,盡管我國通用航空在過去數年中取得了一系列成就,但其發展水平與國外還有相當大的差距,同時與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需要還存在較大差異,發展中的存在問題還很多,其中最突出的問題即是低空域開放程度。
隨著航空管制逐步向低空及私人飛行的開放,預計未來10年,我國通航市場將以年均20%的速度增長,我國將成為世界上通用航空市場發展最快的地區。
前瞻產業研究院航空業研究小組分析預計,到2016年,我國需要通用飛機將超過11000架,通用航空將成為繼干線飛機、支線飛機之后航空工業另一個迅速崛起的朝陽產業。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