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能熱水器行業如何才能走出低谷?
今年年中出臺的“太陽能惠民工程”涉及40億元的“大蛋糕”,引來不少太陽能熱利用企業的追捧。10月15日,皇明實名舉報江蘇省產品質量監督研究院與企業聯合騙取國家節能惠民補貼,將太陽能熱水器行業再次推上風口浪尖。
前瞻產業研究院太陽能熱水器行業研究小組指出,“太陽能惠民工程”被視為家電下鄉之后又一推動太陽能熱水器行業發展的利好政策。但是此次國家出臺的惠民政策,與家電下鄉政策有著本質的區別,其受惠的群體發生了改變,家電下鄉政策的受惠群體是企業;而“太陽能惠民工程”的主要受惠群體是消費者,鼓勵消費者使用節能產品。以至于這個政策不能成為一些中小太陽能熱水器生產企業所期望的“救命稻草”,在推出之初就引起了較大爭議。
另外,此次國家出臺的惠民工程,對企業提高了進入門檻,同時,分析現階段國內太陽能熱水器行業的發展現狀,可以明確此次政策對太陽能熱水器公司的利好,是提高進入門檻,規范市場秩序,提高行業集中度,促進行業走出低谷。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2-2016年太陽能熱水器行業產銷需求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顯示,目前我國是全球太陽能熱水器生產量和使用量最大的國家。2011年我國太陽能熱水器產量約為5800萬平米,預計到2015年產量達1.2億平方米,約2300億元的市場規模。
龐大的市場容量為整個產業的發展提供了邏輯支撐,但目前中國太陽能熱水器行業卻存在著市場主體參差不齊、行業技術標準不完善、企業技術研發實力弱等諸多問題,這成為中國太陽能家電行業發展過程中的不確定性因素。
皇明太陽能熱水器公司爆出多項潛規則,關于其中的屬實還需要有關部門進一步核實。僅從太陽能熱水器行業的角度分析,這次事件未必是件壞事,由此引發的相關調查,能讓我們發現行業發展過程中存在問題,引起各界人士、專家的深層思考,并對行業的發展紛紛出謀劃策,最終的結果就是相關的制度更加規范、相關的法律和監督更加完善,企業競爭更加“文明”,行業的發展更加“健康”。
前瞻產業研究院太陽能熱水器行業研究小組分析認為,太陽能是節能、環保、前景廣闊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但目前無論是太陽能光伏產業,還是太陽能熱水器行業,現狀都不太妙。我國太陽能家電行業在規范行業發展的同時,還必須強化綜合技術研發實力,在國家相關部門的引導下,通過成立行業協會、扶持領先企業等方式整合行業技術實力,通過提升技術門檻推動行業發展,在完整的產業發展哲學指導下,通過構建完善工業發展體系,推動整個產業發展模式變革,提升市場競爭力。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