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榮獲諾貝爾文學獎的經濟賬
2012年10月11日,莫言獲得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成為首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籍作家。此事件一出,無論是莫言本人還是莫言的作品都成為熱門話題。當天莫言獲獎的話題在騰訊微博和新浪微博上均名列首位,且關注度遠超排名第二的話題,由此帶來的經濟效應不可小覷。
前瞻產業研究院文化行業研究小組認為,莫言獲諾貝爾文學獎所帶來的經濟效益主要可以總結為以下三點。
其一,線上線下作品大熱。10月8日-10月14日統計的圖書榜單銷售數據顯示,雖然只有短短三天,莫言作品仍強勢挺進十強,兩部上榜,“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蛙》空降虛構類圖書榜首,該書監控銷量較獲獎前翻了近7倍。另一部讀者較為熟悉的《豐乳肥臀》則排名第7位。
與火爆需求相反的現實是從網上到實體書店“缺貨”聲一片。10月16日,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的16冊莫言小說正式上架,但數量僅8000套,其余仍在搶印中,大批量的供應預計將在下周。據悉,應對斷貨,電商方面已用預售方式來彌補,另外,首期發行20萬冊的莫言新作《我們的荊軻》在當當網、京東商城的網絡預訂已超過5000冊。
實體書熱銷之余,也攪動了電子書市場的“一池春水”。盛大文學旗下的云中書城擁有《蛙》的獨家電子書版權,諾獎宣布后,他們隨即把全本價格從5.4元降至0.99元大促。目前《蛙》的日銷量較獲獎前已翻了驚人的100倍,強勢占據書城“傳統暢銷榜”頭名。
其二,互聯網平臺成受益方。莫言獲獎,在一定程度上也使互聯網平臺從中獲益。雖然不一定所有關注此事的網民都會選擇去讀莫言的作品,但作為中國歷史上首位或諾獎的作家而言,網民對事件保持了極大的關注度。不少互聯網公司也迅速抓住了這個話題進行營銷。
騰訊微博上“莫言”這個關鍵詞的廣播數量從10月6日左右開始上漲,在10月10日為18500條。但是在獲獎確認后,這個關鍵詞在10月11日的廣播數量迅速增長到53萬條以上。
如果從更細的時間點看,10月11日莫言獲獎確認后,相關廣播數量才真正出現井噴。在晚上7點到8點這一個小時的時間里,就有超過14條廣播里含有“莫言”――相當于每秒同時發布近40條。
除了社交網站能通過傳播消息借光莫言獲獎,受益最直接的就是各大電商網站,這些電商公司紛紛開始借此力推自己的圖書頻道,莫言的圖書作品更是成為暢銷品。
據了解,在網上流傳莫言將獲諾別爾文學獎時,以圖書起家的當當網就開始給用戶發短信,吸引用戶前往當當網買書。隨著瑞典文學院揭曉莫言獲獎,一些電商大佬開始在微博上推廣自己的圖書頻道。同時,當當、亞馬遜和京東等一些電商網站則紛紛推出了莫言的專題頁面,來推廣莫言的圖書,并且很多莫言的圖書都打出了一定的折扣來吸引用戶購買。
其三,或將促進中國文學類圖書發展。莫言獲獎具有很大的新聞標題效應,可能會帶動人們對中國當代文學的關注,促進文學圖書的銷量,另一方面也會鼓舞更多人從事文學創作。
此外,前瞻產業研究院文化行業研究小組認為莫言獲諾貝爾獎將會提升中國文學作品的海外知名度,能讓更多西方讀者關注中國作家和他們的作品,是中國當代文學“走出去”的一次良好契機。對出版商而言,也將會促進其版權輸出工作,莫言獲獎事件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中國文學在國際文學交往中的自信心。預計未來莫言的作品會更多地被改編為電影或電視劇。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