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車產銷放緩無礙零部件穩步增長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我國2011年累計生產汽車1841.89萬輛,同比增長0.8%;銷售汽車1850.51萬輛,同比增長2.5%,產銷同比增長率較2010年分別下降了31.6和29.9個百分點。
近期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12年1-8月,我國汽車產量1247.03萬輛,同比增長5.19%;銷量1247.47萬輛,同比增長4.10%。與2010年我國汽車產銷量同比分別增長32.44%和32.37%相比,2012年,我國汽車產銷量增速出現較嚴重下滑。
汽車產銷增速下滑,或將導致我國汽車零配件行業也出現同樣下滑的行情,但基于我國超過2億輛的汽車保有量,以及每年數以百萬輛的新增市場容量,因此,對于汽車零配件行業而言,汽車整車產銷下滑未來勢必將減少零配件的需求,但就未來一段時間而言,汽車零配件行業的發展仍然值得樂觀。
從近五年我國汽車零部件銷售產值來看,我國汽車零部件銷售產值一直保持較快的增長速度,增速均超過了20%,其中,2011年實現工業銷售產值19788.66億元,同比增長24.76%。
2007-2011年汽車零部件銷售產值及增長率變化情況(單位:億元,%)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2012-2016年中國汽車零部件制造行業產銷需求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
從汽車零配件行業總體競爭狀況來看,我國本土零部件企業占國內零部件企業總數超過80%,而銷售額卻只占20%,產品90%集中在低端。大多數汽車零部件企業的產品比較單一,企業規模比較小,目標市場單一,僅供國內商用車或僅供乘用車市場;國際化程度普遍不高,還沒有能力全球制造、全球銷售和更深的價值鏈全球優化;在國際零部件巨頭紛紛進入中國市場的同時,市場競爭異常激烈。
在2012年全球100強汽車零部件企業中,博世公司以397.53億美元位居榜首。電裝、大陸、麥格納國際、愛信精機、佛吉亞、江森自控、現代摩比斯、采埃孚、德爾福名列2-10位。我國在全球100強汽車零部件企業中只有中信戴卡位列第97位。
隨著我國汽車工業的發展,汽車集團逐漸發展壯大,圍繞主機廠的零部件生產廠規模不斷擴大,專業化協作能力不斷增強,生產企業開始向“集群化”方向發展。目前,我國已形成東北、京津、華中、西南等六大汽車產業帶,六大區域汽車零部件產值占全國的81.1%,零部件企業數量占全國的79.9%,就業人數占全國的79.3%。汽車零部件產業“集群化”的出現,提高了產業鏈縱向延伸和相關產業橫向合作的效率,產生了集聚效應與協同效應,促進了汽車產業的創新與發展。
“十二五”期間,國家將繼續鼓勵扶持汽車生產、銷售的宏觀產業政策不會改變,汽車消費需求有望保持5%-10%平穩較快發展勢頭。而國內汽車零部件市場將有望達到20%的年均增速,預計到2016年我國汽配行業規模產值可望超過4.2萬億元。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