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假喧囂背后的反思
今年的國慶假期,樂子特別多,有在高速公路遛狗的,有在景區人擠人的,有宅在家里以看外面為樂的,這些樂都應“堵”而來。
國慶放了幾天假,人們就擁堵了幾天。放假第一天,我們堵在了高速路上,放假第二天,我們堵在了旅游景點。八天的假期,中國到處都人山人海,可能包括政策制定者都沒有想到這種情況。但是今年的國慶假期給了我們很多啟示。
“公地的悲哀”頻頻上演
要說今年國慶期間的“7座以下車輛免收過路費”的政策是好政策還是壞政策?單單從堵車、以及交通事故和交通事故傷亡情況來看,這絕對不是個好政策,因為減免高速公路過路費,大量有車族選擇假日期間自駕車外出旅行,卻把高速公路堵成一片,給出行的朋友帶來極大的不便。同時,根據統計,長假8天期間,共發生交通事故1萬多起,傷亡人員達到746人,創下歷史之最。自駕車一族省下的過路費又交給“兩桶油”了,并沒有真正意義上節省費用。消費者都想免費占用“公地”,但是最終的結局就是每個人付出的成本比平時還要高。這就是所謂的“政府的好心沒有好報”。
我們回到公園及旅游景點,到處都是黑壓壓的人群,到處都是人潮涌動,只能看見人頭,看不見景點,也讓自己真心感受了一次“什么叫人多”。特別是對于免費旅游景點,那擁擠狀況更是慘不忍睹。國慶8天長假期間,廈門市鼓浪嶼共接待游客72.14萬人,同時在島游客最高峰是高達7.6萬人,根據鼓浪嶼的可游覽參觀面積推算,每平方公里達到9.5萬人,是最佳容量的5倍,接近擁擠容量的2倍,創下新的記錄。
大家都想趁著國慶假期好好地放松一下,可誰曾想這樣的假期比上班還累?
“爆炸式消費”說明了什么問題?
從8天長假對經濟的刺激作用來說,此次“7座以下車輛免收過路費”的政策決對是個好政策,假期對經濟的帶動作用十分明顯。
根據交通運輸部的監測,長假8天,全國公路完成客運量6.47億人次,日均達到8087萬人次,創下歷史新高,這相當于全國近一半人口東南西北大流動了一次。考慮到高鐵等的客運情況,全國客運量要遠遠超過6.47億人次。據前瞻產業研究院保守估計,長假8天居民的消費支出超過2萬億元,其中全國重點監測零售和餐飲企業銷售額超過8000億元。另據中國旅游研究院預計,今年十一長假期間,全國旅游接待人次約為3.62億,旅游收入約為1800億元。很顯然,長假8天對經濟的帶動作用十分明顯。
通過此次“假日經濟”,也充分表明了我國國民具有強烈的消費欲望(誰沒有消費欲望呢?)。而從中我們也可以看出,中國現階段內需不振的深層次原因,所謂“勤儉節約、愛存錢不愿消費”都是假象,只是迫于現實的壓力不敢消費罷了。只有從根本上解決內需不振的問題,降低對投資和出口的依賴,把經濟增長轉化到依靠內需上來,增強經濟的發展動力,才是今后很長一段時間我國經濟發展的動力。于是就有了類似“7座以下車輛免收過路費”的政策能否常態化的思考。
國民收入增長是拉動內需的一方面,但是如何刺激消費則是拉動內需的另一方面,兩者缺一不可。
公民素質與社會服務能力的拷問
“公地的悲哀”不是因為公民素質太差使然,這是人性使然,這也正切合了“理性人”的假設,誰都希望自我利益最大化,但是透過高速公路擁堵及景點隨處可見的垃圾現狀,可以看出公民素質亟待改觀。
以鼓浪嶼為例,8天長假期間接待了72.14萬人次,共產生垃圾450噸垃圾,平均每人產生0.69千克垃圾。于是在鼓浪嶼島上、三亞的沙灘上,我們都能看到隨處可見的垃圾,一片狼藉。這讓我們深深地懷疑國民的素質問題,顯然我們也不能一葉障目,也應反思相關部門的管理、服務能力。
從8天長假期間各地的情況來看,充分體現了高速公路、旅游等相關機構的服務、管理能力低下的問題,或許也是免費使然。高速公路免費了就降低了服務標準(可能原本標準就低),相關管理部門也沒有對高速公路可能出現的狀況作必要的預警,任由車輛上路,導致部分高速公路擁堵十幾個小時。全國各地的旅游景點都是人滿為患,這些現象都集中表明相關機構的服務能力低下,沒有做好切實有效的防范措施,導致消費者的消費體驗極差。不過,這也充分說明了“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