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豬能否破解鋼鐵企業困局?
根據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的統計,2012年上半年會員鋼鐵企業累計實現利潤僅為23.85億元,同比大幅減少545.49億元,降幅達到95.81%;虧損企業虧損額為142.48億元,虧損面達到33.75%。銷售利潤率由2011年同期的3.06%,降到僅有0.13%。行業利潤水平已處于虧損邊緣,如果扣除投資收益,鋼鐵主業實際處于虧損狀態。
面對這一現象,鋼鐵企業集體尋找出路,紛紛涉足非鋼產業,其中最為典型的當數武鋼集團。2012年“兩會”期間,武鋼集團總經理鄧崎琳表示,武鋼的投資方向除高新技術、鋼材深加工、礦產資源開發、資源綜合利用外,還包括籌建“萬頭養豬場”及買地種菜等。
從2012年上半年鋼鐵企業發布的中年報來看,超九成上市鋼鐵公司在預虧或預減,排名前十的鋼鐵企業總利潤達106.61億元,同比下降65.53%。諸如馬鋼虧損近19億元、山東鋼鐵虧損9.96億元、杭鋼股份虧損1.07億元。我國的鋼鐵行業進入微利時代。
數據顯示,2012年7月份,鋼材市場價格大幅下跌,螺紋鋼由月初的4089元/噸跌至月末的3700元/噸,降幅9%;線材由4107元/噸跌至3765元/噸,降幅8%;中板由4107元/噸跌至3763元/噸,降幅8%;熱軋板卷由4220元/噸跌至3876元/噸,降幅8%;冷軋板卷由4819元/噸跌至4630元/噸,降幅4%。
前瞻產業研究院鋼鐵行業研究小組認為,鋼鐵的第一大用戶是建筑業,但當前房地產和鐵路、公共設施、基礎設施建設增速都出現大幅回落;制造業作為第二大需求大戶,其增速已由過去的兩位數下降至一位數;此外,國外市場需求減少。目前,國內鋼材供大于求,造成產能過剩,鋼鐵行業利潤率低于工業平均利潤水平。
隨著鋼鐵行業進入微利時代,國內鋼鐵企業紛紛發展非鋼產業,且涉足的產業也越來越遠離鋼鐵主業,如成為熱門詞匯的“武鋼養豬”。金融危機后,國有鋼鐵企業看到做實業艱難,憑借著政策、融資優勢,紛紛涉足房地產、金融借貸等領域。
前瞻產業研究院的調查顯示,2011年我國前十大鋼企中,過半涉足房地產領域,包括河北鋼鐵集團、寶鋼集團、首鋼集團、鞍鋼集團、山鋼集團和馬鋼集團等。在國有鋼廠大踏步涉足其他產業的時候,民營企業投資非鋼產業的步子卻相對謹慎,以沙鋼集團為例,該集團“十二五”規劃顯示,要實現年銷售收入3000億元,其中非鋼產業營業收入要達到1000億元,效益貢獻度力爭達30%以上。但其非鋼產業的定義是搞好鋼鐵的配套,拉長鋼鐵產業鏈,搞好鋼鐵的物流,緊密圍繞著鋼鐵產業展開。
前瞻產業研究院鋼鐵行業研究小組分析認為,非鋼產業并不是破解鋼鐵企業困境的王牌,鋼鐵仍將是鋼鐵企業的主業。
首先需明確的是,鋼鐵行業并不是夕陽產業。隨著我國城市化水平的提高,鋼鐵行業的前景廣闊。由于我國經濟當前進入調整階段,鋼鐵行業一方面產能過剩,另一方面需求變緩,進入微利時代,鋼鐵企業涉足非鋼產業以期緩解這一現狀并無不可。
但是,鋼鐵企業發展非鋼產業務必謹慎,要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的原則,做到有進有退、有保有壓,加快優化整合。對效益差、市場前景不好、無發展前途,且不是圍繞鋼鐵產業鏈的非鋼產業,要抓緊淘汰;對能夠創造更多就業崗位、市場前景好、緊密圍繞鋼鐵產業鏈的非鋼產業,要做大做強,這樣才能產生國際一流的鋼鐵企業,以及世界級品牌企業,從根本上解決鋼鐵企業發展的困境。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