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好聲音》華少被追捧 幸福生活大揭秘
中國好聲音主持人華少
由搜狐視頻獨家播出,加多寶全程網絡首席贊助,三星電子、百雀羚全程網絡聯合贊助的第二季《中國好聲音》再次來襲。原本,在《中國好聲音》的舞臺上,華少這個“戲份”非常少的主持人其實更像個“打醬油”的,但是華少以43秒350字的瘋狂語速一戰成名。華少也因此從“醬油帝”榮升“中國好舌頭”。
第二季《中國好聲音》華少用更加驚人的語速征服了觀眾。經歷兩屆“好聲音”,觀眾看華少秀他的瘋狂語速已經是與聽“好聲音”一樣不可或缺的期待。
華少在博客中曾寫過一句話:上天眷顧勤奮和認真的孩子。其實,任何成功背后都有不為人知的努力,華少成為浙江衛視一哥,后在最為火爆的聲音選秀節目中爆紅,都與他的個人努力分不開。一路走來,華少的人生經歷,也正好印證了這一點。
從電臺到電視臺,華少不斷突破自己
華少是個藝名,他的原名胡喬華。之所以取“華少”這個名字,是因為他喜歡的劉德華在《孤男寡女》里叫“華少”,這個藝名從電臺一直用到了電視臺。華少說:“這名字威風啊,少爺,江湖上很有地位的感覺。”
1981年3月,華少出生于杭州市一個普通工人家庭。從小學到大學,華少都沒離開家鄉杭州。因為父母離異,和爸爸生活在一起的華少經常沒人陪,于是他經常自說自話,小孩子排解寂寞的小把戲無意間鍛煉了他的語言天賦。
高一的時候,因為一篇作文獲獎,華少第一次獲得了在眾人面前朗讀的機會,也正因為這次朗讀,華少被發掘為學校廣播站的主持人。雖說僅僅是校園廣播的主持人,也讓華少萌生了從事主持專業的理想。高三結束后,他開始為自己的夢想四處報考,最后他收到浙江廣播電視大學藝術分校的錄取通知書。
因為熱愛主持事業,上大學的華少試圖抓住人生中每一次機會。1999年杭州經濟之聲電臺組織的主持人選拔大賽,華少小試牛刀進入前十并且獲得了到電臺做嘉賓主持的機會。那時候,因為學校距離工作的地方往返要4個小時,為了節省時間,華少每天的晚飯都是一份三塊錢的蛋炒飯,這樣的生活持續了兩年。華少的付出是值得了,畢業后直接被這家電臺留用。在此期間的工作和鍛煉,為華少以后的事業打下堅實的基礎。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