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十二五”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規劃
“十二五”時期是我省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加快建設西部經濟發展高地、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是深化改革開放、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攻堅時期。為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加快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按照國家和四川省關于“十二五”規劃編制的總體要求,編制《四川省“十二五”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規劃》。
一、規劃背景
(一)“十一五”主要成就。
“十一五”是我省經濟社會發展極不尋常、極不平凡的五年。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我省克服了“5·12”汶川特大地震以及高溫伏旱、低溫雨雪冰凍、嚴重暴雨洪澇泥石流等自然災害的影響,積極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和食品安全事件的沖擊,農業農村經濟保持了健康快速發展勢頭,取得了顯著成就。
1.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穩步提升。“十一五”期間,全省新增有效灌溉面積236萬畝,建設高標準農田854萬畝,建成畜禽標準化規模養殖小區14343個,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31.5%,農業防災減災能力進一步提升。2010年,全省實現農業增加值2482.9億元,年均增長3.3%。糧食連續4年增產,油菜籽產量連續9年創歷史最高水平,肉類總產量年均增長1.54%。
2.農民人均純收入大幅度增加。2010年,全省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5140元。“十一五”期間,農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增長12.9%,是我省農民收入增長最快的時期之一。勞務經濟成為農民增收的突出亮點。2010年,全省農村勞動力轉移輸出2245.9萬人,實現勞務收入1757.87億元,年均增長19.5%。
3.農業產業化經營進入新階段。2010年,全省規模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達到3223家,比2005年增加1476家。全省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發展到24131個,比2005年增加10531個,其中農民專業合作社14127個。農業產業化經營主體帶動農戶面達到57%。
4.農村民生得到顯著改善。“十一五”期間,新改建農村公路12.7萬公里,新建戶用沼氣池263萬口,改造農村電網10.42萬公里[1],維修農村義務教育學校校舍危房面積840萬平方米、村衛生室2675所,改造農村危房40.2萬戶,解決了1717萬人飲水不安全問題。扶貧開發力度加大。地震災區農村災后重建任務基本完成。
5.新農村建設實現新突破。“十一五”期間,新農村建設示范片連片發展優勢特色種植業2884萬畝,新增規模養殖戶4萬戶,新建、改建、擴建和風貌功能改造56萬戶,建成新村(聚居點)2614個。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初顯成效。全省新農村建設形成了省市縣三級聯動、連片推進、以片帶面的格局。
6.農村綜合改革不斷深化。全省鄉鎮機構改革基本完成,“鄉財縣管”財政管理體制廣泛推行,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初步建立,集體林權制度改革主體任務基本完成,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取得根本性突破。
專欄1 “十一五”農業農村經濟發展規劃主要指標完成情況(略)
(二)主要困難和挑戰。
我省農業農村經濟由于歷史欠賬多,二元結構明顯,體制機制方面的深層次障礙未突破,農民增收長效機制尚未健全,“十二五”時期農業農村經濟發展面臨的困難和挑戰不可低估。
1.農業農村基礎設施依然薄弱。骨干水利工程少,渠系配套差,中低產田土比重大,旱澇保收面積僅占耕地面積的30%。沙漠化、石漠化、荒漠化等水土流失面積達22萬平方公里。防洪工程建設滯后。自然災害頻繁,應對自然災害能力較弱。農村環境污染嚴重,環保基礎設施薄弱。
2.現代農業發展水平有待提高。農業集約化水平和農民組織化程度還較低,土地零碎、經營分散,產業化水平不高。農產品精深加工、綜合開發利用能力不足,農產品加工率還不高。農業科技服務體系、社會化服務體系和質量安全體系還不適應農業現代化的要求。
3.農村基本公共服務仍然不足。農村教育水平普遍較低,醫療衛生條件差,上學難、看病難等問題在一些地方還未完全解決。農村養老、最低生活保障、社會救助水平不高,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尚不健全。農村扶貧開發任務依然艱巨。
4.農村體制創新力度還需加大。農村土地經營機制、農業多元化投入機制不健全,農村融資機制尚未有效建立,農產品流通體系建設不足等問題仍未從根本上解決;農村綜合配套改革仍需深化,農村社會管理體制不完善,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和社會保障體系不健全。
同時,在當前農業農村經濟發展新形勢下,農業戰略性資源短缺矛盾更加突出,農村人口老齡化問題日趨凸顯,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壓力不斷加大。這些新的困難和挑戰,需要我們在“十二五”時期采取新的舉措去應對。
(三)機遇和有利條件。
“十二五”時期,我省農業農村經濟發展更面臨著難得的歷史機遇和有利條件。
1.國家對“三農”支持力度加大。自實施“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發展戰略和擴大內需政策以來,國家出臺了一系列強農惠農政策,形成了比較系統、完整的農村改革發展政策體系。“十二五”期間,中央將進一步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對農業發展和農村民生工程的投入力度,農業農村經濟發展的環境向好。
2.區域經濟格局的調整優化加快。隨著新一輪西部大開發、成渝經濟區建設、民族地區跨越發展、革命老區和貧困地區加快發展等國家戰略的實施,以及全省工業化、城市化進程的加快,我省作為全國糧食主產區、農業大省和西部重要農產品生產加工基地,推進農業現代化,加快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大有可為。
3.農村經濟體制改革進程加快[2]。我省農村經濟體制改革正穩步推進,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市)的試點、農村產權制度改革、農村居民點整合、鄉村行政管理體制調整、農村社會管理的加強,將為農業規模化生產、區域化布局、集約化發展、產業化經營和新農村建設的成片推進創造良好的體制機制條件。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超支化納米水性防腐涂層基材(特種工業用)市場規模及競爭格局(附市場規模
涂層布是一種在布料的基礎上采用特殊工藝涂布一層具...[詳細]
- 張維佳:2025年中國電線電纜價值鏈分析
- 袁業:2025年全球城市供熱發展現狀分析
- 黃纓杰:【最全】2025年硅鋼行業上市公司全方位對比
- 吳小燕:【干貨】2025年紡織行業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 蔣金成:2025年中國啟動型鉛酸蓄電池市場分析
- 李佩娟:2025年中國證券行業全景圖譜
- 穆曉菲:中國飼料行業投融資及兼并重組分析
- 前瞻產業研究院:【球閥】行業市場規模:2024年全球球閥行業市場規模約140億美元 亞太市場占比約40%
- 蔡志濠:福事多蜂蜜果茶全國銷量第一,首創可以嚼著吃的蜂蜜果茶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