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建設科技“十二五”規劃
深圳改革開放三十年來,各項工作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2010年全市生產總值達到9510億元,居內地大中城市第四位,人均生產總值達到1.46萬美元。近年來城市建設快速發展,從“十五”到“十一五”,每一個五年都有400多個重大項目投入建設。特別是近兩年來,基本建設投資額、建筑業總產值呈快速增長態勢,2010年完成建筑業總產值1452.42億元,同比增長23.03%。光明、龍華、大運、坪山四大新城建設正式啟動,原特區內外一體化進程明顯加快。
持續高速發展的建設工作對“十二五”期間深圳市建設科技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十二五”深圳建設科技的發展工作中,必須樹立“深圳質量”理念,加強科技創新、大力推進節能減排與綠色低碳、加快結構調整與產業轉型、實現深圳建設工作的可持續發展。在系統總結前五年深圳市建設科技所取得成就的基礎上,根據《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十二五”建筑業、勘察設計咨詢業技術發展綱要以及《深圳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等有關政策文件,結合深圳市率先建設國家創新型城市和建設工作發展的要求,制定本規劃,規劃期到2015年。
本規劃是“十二五”期間深圳市建設科技發展的指導性、綱領性文件。
一、發展基礎與面臨形勢
(一)發展基礎
上一版的《深圳市建設科技“十一五”發展規劃》(2006—2010)對于深圳市的建設科技發展起了很好的促進作用,在積極推進科技創新體系建設與深化科技研發工作、加強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開展建筑廢棄物與資源循環利用、推廣應用信息技術、強化城市安全與防災減災、進行既有建筑改造技術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在科技創新方面,“十一五”期間,深圳積極發揮建設科技研發機構的技術優勢,倡導以企業為主體的科技創新,加大科技投入力度,重視工程應用與示范。據不完全統計,全市共承擔科研課題180余項,其中,國際基金項目15項,國家(部委)級課題29項,省市區級課題45項,企業課題25項,自立項課題68項;共有近100項課題通過專家組驗收并結題;全市累計建設科技研發投入經費超過14億元,獲專利245項,列入成果推廣轉化目錄80項;培育出建設科技高新技術企業6家。其科研實力、科研成果處于全國先進水平。
在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方面,出臺《深圳經濟特區建筑節能條例》并得到全面實施。目前深圳新建建筑100%達到建筑節能要求;完成2007年至2010年民用建筑能耗統計,收集近20000棟建筑基本信息及能耗數據;完成深圳市建筑能耗數據中心一期建設、470棟大型公建能源審計、300棟大型公建能耗監測系統安裝等;全市節能改造了622萬平方米既有建筑,房屋建筑超過820萬平方米建筑面積安裝了太陽能熱水系統;建筑能耗同比下降30.3%,圓滿完成市政府“十一五”建筑業節能目標任務。截至2010年底,全市已有綠色建筑項目約80個、綠色生態園區6個,其中1個為國家級綠色建筑示范區,已建和在建綠色建筑總建筑面積近1000萬平方米。
在建筑資源循環利用方面,全國首部建筑資源循環利用地方性法規《深圳市建筑廢棄物減排與利用條例》已于2009年頒布實施,建筑廢棄物處理與資源化利用率已達30%。深圳市已被列為國家循環經濟試點城市、全國首批生態文明建設試點地區和首個國家生態園林示范城市。
在工程建設標準化方面,深圳市已成為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確定的首批工程建設標準化試點城市。制定了《深圳市工程建設標準綜合實施試點城市工作方案》,建立了具有深圳特色的綠色建筑地方標準體系。截至“十一五”期末,深圳市建設科研單位和企業已累計主編或參編工程建設國家標準48部、行業標準49部;發布工程建設地方標準規范134部,正在編制30部,計劃編制15部;全市累計完成建筑施工企業工法287項,包括國家級2項、省級42項、市級243項,有力促進了全市建設工程質量水平和行業整體素質的提高。
在信息化管理應用方面,配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特級施工企業信息化建設工作,頒布了《深圳市施工總承包企業特級資質標準實施辦法》,促進了施工企業信息化管理水平的提升;建立了電子化招投標系統,被稱為工程招標投標的“深圳模式”,對促進全國工程招投標健康發展具有里程碑性的重要意義。
(二)面臨形勢
創新型人才競爭更加激烈。由于多種因素,目前深圳市對于建設科技領域的高科技人才吸引力還不夠強,高素質的領軍人物與優秀的研發團隊尚不夠多。深圳還應突出特區優勢,創造與培育有利于高素質人才聚集與發展的條件;推進建設領域“孔雀計劃”,重點引進一批國際化的高素質人才,建立建設科技人才高地;建設深港粵合作創新研發模式,進一步加強和國內各大學、研究機構在建設科技項目的合作,通過合作培育創新型人才與研發團隊。
科技創新的支撐作用更為顯著。建設行業的可持續發展關鍵是以科技創新為支撐的結構調整與產業轉型,這方面深圳已有較好基礎,下一步仍要結合目前深圳建設行業的特點,按國家節能減排與循環經濟的基本國策要求,通過研發與科技創新,培育與形成有競爭優勢并在國內能起很好示范作用的建設領域新型產業。
搭建公共研發平臺更顯必要。為整體提高深圳市的研發實力,要在目前建設行業高新企業與研發機構的基礎上,搭建好公共研發平臺。在人員組織方面,要求在重大科技攻關中,由政府主管部門引導,組成產、學、研聯合的科研攻關團隊與產業技術聯盟,進行重大項目的聯合攻關,提高科研效率與產業化水平;在試驗設備配備與實驗室建設方面,要在政府主管部門的統籌下,按總體布局要求,加強相關單位的重點實驗室建設,并按市場要求進行開放,提高試驗設備利用效率;在企業體制改革方面,倡導成立包括企業、高校、研發單位參與的建設科技領域高新企業,增強科研攻關能力與核心競爭力。
加大研發投入更為迫切。深圳市比較重視建設行業的研發投入,但目前總體投入力度還不夠,要加大對優先發展領域的研發投入。在積極加大政府研發與專項基金投入的同時,從政策上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整體提高企業的建設科技研發實力與科技創新水平,增強企業的競爭實力。
重視節能減排與可持續發展。深圳作為特區在經歷了30多年高速經濟發展與大規模城市建設后,目前正面臨著巨大壓力,主要是有限的土地空間與環境承載力、快速膨脹的城市人口、緊張的能源與建筑資源、城中村與老舊小區的既有建筑改造等方面,這些都對深圳建設工作的持續發展、建設國際化先進城市目標都提出了嚴峻的挑戰,是在“十二五”期間建設科技規劃中必須考慮的問題。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超支化納米水性防腐涂層基材(特種工業用)市場規模及競爭格局(附市場規模
涂層布是一種在布料的基礎上采用特殊工藝涂布一層具...[詳細]
- 張維佳:2025年中國電線電纜價值鏈分析
- 袁業:2025年全球城市供熱發展現狀分析
- 黃纓杰:【最全】2025年硅鋼行業上市公司全方位對比
- 吳小燕:【干貨】2025年紡織行業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 蔣金成:2025年中國啟動型鉛酸蓄電池市場分析
- 李佩娟:2025年中國證券行業全景圖譜
- 穆曉菲:中國飼料行業投融資及兼并重組分析
- 前瞻產業研究院:【球閥】行業市場規模:2024年全球球閥行業市場規模約140億美元 亞太市場占比約40%
- 蔡志濠:福事多蜂蜜果茶全國銷量第一,首創可以嚼著吃的蜂蜜果茶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