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信息化發展規劃綱要 (2013-2020年)
八、推進電子政務建設和應用
(一)推進政務信息資源整合。
改造升級全省電子政務網絡,運用云計算理念和技術,構建全省政務數據中心,為省直各部門提供按需申請、彈性化服務的信息基礎服務資源。提升省信息資源共享交換平臺,完善地理空間和自然資源、人口、法人、金融、稅收、統計、房屋、社會保險、檔案等基礎信息資源庫,強化各類信息資源的整合共享。推進全省電子公文交換、電子文件歸檔和數字檔案管理,實現跨地區、跨層級、跨部門信息共享和業務協同。完善電子政務項目建設管理、績效評估和運行維護機制。大力推進電子政務網站中文域名注冊工作,加強電子政務網站規范化管理。推動政務部門業務應用系統向云計算模式的電子政務公共平臺遷移,推動辦公模式向云端化、移動化變革。
(二)推進政府公共服務信息化。
建設完善省網上辦事大廳,連通全省各級政府和部門,形成“橫向到省直廳局、縱向到縣區鎮街”的網上辦事體系,實現政務信息網上公開、投資項目網上審批、社會事務網上辦理、公共決策網上互動、政府效能網上監察。結合省政務數據中心建設,建立多部門并聯審批和各級政府聯動辦事的工作機制。整合優化辦事流程,各類行政審批、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事項實現網上全流程一站式辦理。推動各級實體性政務辦事大廳功能向網上辦事大廳遷移。建設完善反映公眾訴求的網絡問政平臺,完善政企信息互動機制。逐步建設覆蓋全省的公民個人專屬網頁,為公民提供便捷的電子政務和民生服務。
(三)推動政務大數據應用。
建立各級政府和部門聯動的大數據形成機制,推動公共數據資源開發利用。采用行政收集、網絡搜取、自愿提供、有償購買、傳感采集等方式,拓寬大數據收集渠道。通過網上辦事大廳、公共聯合征信系統、市場監管信息網、政法信息網、醫療衛生信息網、公民個人專屬網頁等重大信息化項目,收集整理公共數據。推進二維碼、RFID、傳感器等普及應用,實現數據自動收集。實施與行政體制改革相配套的數據上移工程,強化全省數據匯聚、集中、共享能力。加強政府大數據業務支撐系統建設,以業務協同為基礎,以數據共享為支撐,開展大數據分析挖掘應用,提升政府公共服務和管理創新水平。有步驟推進政府數據開放,促進社會大數據應用。
九、加強信息安全建設
(一)加強信息安全機制建設。
加強全省網絡與信息安全工作的統籌協調,健全各地級以上市的網絡與信息安全協調工作機制,形成省市聯動、部門互動的網絡與信息安全聯合監管和協調機制。推動信息安全與信息化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運行,完善信息安全基礎設施,落實信息安全等級保護制度,健全信息安全認證認可體系,強化信息安全應急處置,提高信息安全風險防范能力。
(二)加強重點領域信息安全保障。
加強電子政務信息安全管理,建設政務信息安全監管平臺,提升網絡與信息安全監管能力,完善政府信息技術服務外包安全管理,落實涉密信息系統分級保護制度,推進黨政機關互聯網集中統一接入。加強能源、交通、金融等涉及國計民生的重要信息系統的信息安全管理;加強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應用、智慧城鎮建設的安全防護和管理;加強核設施、先進制造、電力系統、交通運輸、水利樞紐、城市設施等重要領域工業控制系統安全管理,重點加強對可能危及生命和公共財產安全的工業控制系統的監管。拓展省電子交叉認證平臺的應用和覆蓋范圍,推動國產密碼、電子簽名在金融、鐵路、電力、電信等重點領域的應用。加強全省檔案數據備份工作,實現檔案數據的異地異質備份。
(三)加強信息網絡安全管理。
增強電信網、廣播電視網、互聯網等基礎信息網絡安全防護能力,加大無線電安全管理和重要信息系統無線電頻率保障力度。加強對互聯網網站、地址、域名、信息內容和接入服務單位的管理,規范互聯網服務市場秩序。強化信息資源和個人信息保護,保障信息系統互聯互通和部門間信息資源共享安全,強化企業、機構在網絡經濟活動中保護用戶數據和國家基礎數據的責任。加強網絡虛擬社會管理,完善網絡信用體系,加強網絡輿情研判,打擊網絡違法犯罪活動,倡導行業自律,發揮網民和社會組織的監督作用。逐步完善涉及信息安全的政府采購政策和管理制度。鼓勵信息技術企業和高校科研機構進行信息安全技術研發,發展信息安全產業,提高我省安全可控軟硬件產品覆蓋率。加強商用密碼市場引導、政策扶持和行業監管。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