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前海金融創新土地先行 地產重新洗牌?
據前瞻網了解,6月25日,深圳市前海管理局公開掛牌出讓3宗地的使用權。這是前海第一次進行土地出讓,總建筑面積為127萬平方米。三幅土地對競買人資質提出了苛刻的條件。
其中兩幅地要求競買人資產總額和主營業務收入均不低于100億元或等值外幣;建成后部分辦公樓物業、供冷設備應當無償移交給深圳市前海管理局。第三幅地條件更為嚴格: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企業,當前市值不低于400億元港幣;2012年營業收入須不低于200億元人民幣或等值外幣;在競買前,與不少于3家境外的世界500強金融機構或其控股的一級子公司簽署入駐該項目的合作意向。
競買條件強烈地指向港企。在5月24日的一次會議上,前海管理局局長張備說,前海曾向香港新世界集團、新鴻基集團、世茂集團等財團征詢對房地產開發的意見,也邀請他們參與前海的開發建設。
這同時也讓市場想象,前海是否首先要進行房地產開發?此前,深圳市第五屆人大常委會在多次審議《深圳經濟特區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條例(草案)》中,建議明確禁止在前海搞房地產開發,或者變相地進行房地產開發。
根據前海管理局招商聯絡處處長姜力琨的說法,“前海不會搞房地產,不過房地產是產業發展的基礎,是區域發展的依托,因此對前海合作區的地產項目必須能帶動產業發展,能實現機制創新。”這實際上暗示了,以產業帶動的房地產開發是允許的。
華東師范大學商學院房地產系主任華偉在“前海人居發展論壇”上說,原來規劃前海不建任何住宅,現在新規劃中則有15萬居住的需求。深圳職業技術學院房地產研究所所長鄧志旺表示,前海目前招商引資的600多家企業,77%是金融產業,整個區域的配套應該是非常高端的,他認為深圳未來的房地產格局將因前海而重新洗牌。
深圳一位金融界資深人士則對開發商們的熱情不以為然。他指出,前海最初的定位是搞金融創新,但目前并未有實質的推進。前海現在的金融創新只有“將境外低成本人民幣貸款運進來”這一條,其他如人民幣離岸市場、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等還很遙遠。
上述人士認為,在制度創新未明的情況下,大力發展房地產為時過早。即便將來金融創新出現根本性的變革,前海的絕大部分土地開發是商務和產業需求,住宅開發只是前海區域的一小部分。
張備表示,在前海未來的土地出讓中,將實行彈性出讓年期,防止惡性競爭導致高地價、高樓價。此外,前海將把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扣除政策性剛性支出)的15%~20%劃入前海合作區產業發展基金,實施節約集約用地獎勵。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