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多家煤炭貿易商虧損過億 煤價暴跌或掀毀約潮
限制進口煤?
中國經濟增速的放緩導致的電力、鋼鐵等下游耗煤量的大幅縮減,是這一輪煤價暴跌的根本原因。
廣東省熟悉煤炭的官員透露,經濟大省廣東年初本預計全年的耗煤量為1.9億噸,預計增長9%左右,但這一數據現在肯定要重新修正,“需求的下滑比預計的糟糕得多”。
需求究竟有多糟糕?他說,就在去年的迎峰度夏時節,廣東省所有電廠滿負荷甚至超負荷發電都仍然存在供求缺口,但當下,省內電廠的負荷率僅僅只有
60%-70%。他也提醒,除了需求因素,水電今年的增加也導致了火電的減少。
廣州港熟知情況的人士表示,煤炭已經爆港,港口已經將存放糧食和工具的倉庫都騰挪出來存放煤炭,即便如此也仍然需要在外租借堆場存煤。各個主要煤炭港口的負責人們近期都在頻頻拜訪客戶,期望盡可能地將煤運走,但“幾乎沒什么用,我們走了很多家電廠,他們的存煤數也已經超過上限,根本沒法接卸”。
廣州港當前壓港的存煤中,超過1/3是進口煤。而前述廣東省官員說,預計廣東今年的煤炭進口量將在6800萬噸左右。
面對煤炭市場的巨變,部分產煤區試圖通過限產來實現保價的想法幾乎不可能實現。黃騰說,在進口煤沖擊下,國內煤限產保價意味著進口煤會有更大空間,產煤省不可能真正推行強力的限產措施。
就在近期,要求限制進口煤的呼聲開始出現。前瞻網記者獲悉,就在6月份,有部委與相關商協會曾對煤價的暴跌進行調研時,也曾談及這一話題。廣東等用煤大省、已經受挫的貿易商們都激烈反對對進口煤加征進口關稅,而產煤大省和煤炭生產商們則期望推動此事成行。
參加了上述調研的人士表示,他個人判斷,要求對進口煤加征進口關稅僅僅是當前相關利益方在呼吁,決策層采納這一提議的可能性微乎其微。進口煤作為國內煤的必要補充,對于平抑國內煤價頗為關鍵,如果封堵進口煤,國內的煤炭供應會重趨緊張。據前瞻網記者了解,2005年以來,中國煤炭進口關稅不斷下調,直到2008年1月1日,所有煤炭進口關稅暫定稅率下調至零,基本免關稅,而這一方案目前看來仍將繼續維持。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