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新地下水受污染二十多年成“綠茶” 村民到處買水借水
遼寧省阜新蒙古族自治縣境內多處鄉村因當地瑪瑙染色加工業發展,導致地下水受污染二十多年成“綠茶”,許多村民長期到處“買水”“借水”。面對群眾的申訴,當地鎮政府官員一句“誰污染誰治理”將村民拒之門外。
污染的地下水該由誰來治理?
地下水成“綠茶” 上千村民“買水”喝
位于遼寧省阜新蒙古族自治縣那力閃村。61歲的村民呂雅杰打開水泵從院里的水井抽水,可以看到抽上來的井水泛著綠光,水越多,顏色越深。
“有十多年了,井水都是這個顏色,誰也不敢喝。”呂雅杰指著門前的一片菜園說,現在澆菜地也只能靠天吃飯,“都不敢拿這水澆菜,寧可少吃點。”有村民開玩笑說:“井水的顏色像綠茶,裝到礦泉水瓶里直接可以當飲料賣!”
在村民劉志友家里,可以看到打上來的井水顏色更深。劉志友說,每天都要走幾里路到鄰村去“借水”。“周圍其他村子也有水質被污染的,最近幾年有些沒受污染的村子開始抽井水拉到我們村來賣,2元錢100斤。”
那力閃村村委會主任劉洪表示,全村共有村民260戶,1000余人。因為水污染,最近幾年,上級部門集資給村里百姓安裝了自來水,“每家每戶收500元,供水后每月每戶收20元水費。”劉洪說,目前全村約有70%的住戶吃上了自來水,部分困難家庭因為負擔不起集資款等原因,仍然在吃井水。
有村民提出質疑:周邊沒被污染的村子可以免費吃水,自己卻要花錢買水喝,“說是政府給安裝自來水,為什么還要找老百姓集資?每個月交20元水費,還不是我們自己花錢買水喝?”
瑪瑙染色作坊玩“貓膩” 化學藥箱滿河溝
在村西頭的一處河溝,只見河溝里到處堆滿了寫有“化學試劑”字樣的紙箱。黃褐色的污水和大大小小的盛裝化學藥品的瓶子混雜在一起,一片狼藉。河溝邊上的一棵碗口粗的柳樹枝葉枯黃,已經死去。在河溝四周,遍布著數家瑪瑙加工企業。當地村民表示,這些企業主要是進行瑪瑙原石打磨、染色等加工,生產污水大都傾倒河溝里。
在一家瑪瑙加工廠,院子里存放著一堆打磨得很光滑的瑪瑙,藍色、紅色、黃色,各種色彩鮮艷的瑪瑙光鮮亮麗。工廠一位負責人警惕地說,這些瑪瑙是從別處運來,隨后轉運到市場上去的,“我們這不做染色。”
在院子中央,擺放了十幾只藍色的大塑料桶,問是何用途,負責人說是腌咸菜用的醬缸。打開桶蓋,一股濃烈的化學藥水味撲鼻而來,嗆得人呼吸困難。桶內裝的也并不是咸菜,而是用黃褐色的藥水浸泡著的大小一致的白色瑪瑙原石。
“小心,這些藥水有毒!”工廠負責人提高嗓門,警告來人。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村民表示,他以前也做過瑪瑙染色生意,瑪瑙染色主要用的化學原料有硫酸銀、硫酸鐵、高氯酸鉀、氯化汞等。染色后的水當地老百姓稱為“藥湯”,“藥湯”大都隨意傾倒,滲入地下。“染色用的化學試劑瓶子不能亂扔,被逮到就麻煩了。我們一般都是把藥瓶上的商標名稱弄掉,然后找個河溝把瓶子處理掉。”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