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打造支柱產業 2012年裝備制造達780億
湖北宜昌近年來不斷加大力度推進工業產業發展。裝備制造,是工業的基礎和希望。在宜昌,這一產業在轉型升級中正在迅猛發展,成為宜昌六大千億產業中的重要支柱。
據前瞻網記者了解,2012年,全市規模以上裝備制造業企業達到207家,完成工業總產值779.52億元,完成工業增加值225.82億元,占全市工業增加值的17.38%,僅低于化工產業。
兩次大發展都得益于水電產業的宜昌,在三峽工程竣工后曾被多方質疑:后三峽時代的宜昌,競爭力在哪?
數年過去了,細心的人會發現,水電目前雖然仍在宜昌工業發展中具有重要地位,但在宜昌六大支柱產業中已悄然隱身,代之而起的是裝備制造等近幾年迅猛發展的新興產業。2013年5月16日,無疑將會載入宜昌工業發展史冊。當天,宜昌市政府、廣汽集團、中興汽車公司三方簽訂了宜昌汽車基地項目合作協議。同日,宜昌生產的第一臺轎車——中興“都市方舟AUV”轎車正式下線。此舉標志宜昌高新區猇亭千億汽車產業全面啟動,宜昌也因此成為繼上海、武漢、重慶、南京之后的長江汽車工業走廊上的新支點。而湖北汽車業也因此實現了一汽、二汽、上汽、廣汽全國四大集團的大會師。
發展不止于此。據悉,廣汽、中興兩大車企宜昌聯手,百億投資后,可實現廣汽年產30萬臺整車,遠期年實現45萬臺整車的能力,年可實現300億元產值,帶動1800億元的產業。
產業的吸引力往往魅力無窮。與此同時,廣汽集團將引進15家以上的關聯企業入駐宜昌,使宜昌汽車產業園達到8440畝,形成完善的汽車及零部件產業鏈。中國汽車零部件(宜昌)產業基地也將形成,由中汽零部件公司投資80億元,形成汽車零部件檢測研發與生產、新能源汽車研發生產、汽車及零部件市場三大板塊。達產后,可形成年銷售收入過千億元的汽車零部件產業集群。
市經信委主任陳敏仁說,裝備制造業占據宜昌建設省域副中心城市、現代化特大城市進程中重要的戰略地位,是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的內在要求,也將是宜昌城市競爭力所在。
廣汽集團、中興汽車、中國汽車零部件落戶宜昌,正是宜昌抓住國家實施中部崛起戰略、振興裝備制造業和國際國內產業轉移的重大歷史機遇的一個縮影。
為支持裝備制造業的快速發展,宜昌正通過升級改造、資產重組、產業鏈整合與延伸、外部引進等舉措,建設裝備制造業特色基地。到2016年,將有猇亭千億汽車產業園、東山機床制造產業園、點軍新材料制造產業園、夷陵電工電纜產業園、白洋船舶配套產業園、江南裝備機械制造產業園支撐著宜昌裝備制造業。
宜昌工業發展,曾有令人驕傲的“宜昌現象”,“宜昌制造”,更有“宜昌創造”。如同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一樣,宜昌的亮點在有信心而且有能力“克難攻堅”。目前,宜昌有一批產品成為“世界級”,如深水下潛、圖像圖形匹配處理、遠程圖像掃描跟蹤技術;世界首臺的宜昌長機3.5米銑插數控機床;被國際認可的宜昌船柴公司生產的世界首臺智能船用低速大功率柴油機;黑旋風鋸業生產的復合消音鋸片基體達到國際同類水平。在全國排名的更是有一大批企業及產品。
按照《促進宜昌市裝備制造業加快發展實施方案》的意見,2013年至2016年間,宜昌裝備制造產業規模將通過依托大項目建設,做強汽車及零部件、船舶及配套設備、精密機械、電線電纜等產業高端環節,延伸產業鏈條而邁上新臺階。2015年宜昌裝備制造業產值將確保達到1600億元以上,2016年達到1800億元以上。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