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到2015年工業總產值突破5萬億
湖北省近年來不斷加大投資建設力度,據前瞻網記者了解,湖北千億產業增加到9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超8500億。昨日,由省委宣傳部、省政府新聞辦舉辦的“回首五年看成就”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一場舉行,省經信委發布了2007年到2011年湖北工業發展情況:湖北正從工業大省向工業強省跨越,前4年規模以上工業保持20%以上增速,高于全國平均水平。
省經信委介紹,面對未來“黃金十年”的重要機遇,湖北以加快轉變方式為主線,加快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力爭到2015年,全省工業總產值突破5萬億,工業增加值突破1.5萬億。
2011年,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達到8565.6億元,是2007年的3倍,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占全省GDP的比重達到43.7%。前4年連續保持20%以上快速增長,增速高于全國平均水平,位居中部前列。
今年上半年,全省工業“穩中有進”,運行總體平穩,仍處在較快增長區間,上半年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完成增加值4372.5億元,增長15.6%,增速高于全國平均水平5.1個百分點。
在總量規模快速擴張的同時,主導產業也在加快壯大。目前,湖北有千億產業9個,百億企業25家,中國制造業企業500強14家。汽車產業營業收入超過3500億元,鋼鐵、石化、食品過3000億元。
隨著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加快,我省輕重工業比已經由2007年的29.5:70.5調整為2012年上半年的33.6:66.4。
前瞻網了解到,2011年全省高新技術企業達到1088家,實現增加值2325.9億元,占全省GDP的11.9%。新興產業加快發展,一批具有比較優勢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初具規模,光電子、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車、新材料、生物醫藥、節能環保等產業產值保持30%以上較快增長。
解讀
大力支持中小企業發展
未來十年,湖北工業迎來“黃金十年”,湖北下一個千億產業、百億產業在哪里?
省經信委副主任劉進文介紹,在新的起點上,湖北將以科學發展為主題,繼續堅持產業規模倍增發展。到2015年,全省工業總產值突破5萬億元,工業增加值突破1.5萬億。
在推進新型工業化方面,湖北將有哪些措施?
劉進文介紹,一是加快結構調整,推動工業轉型發展。“經濟結構的調整,是轉變發展方式的一個重要內容。”劉進文說,就工業領域來講,調整結構就要做到推動傳統產業信息化,新興產業規模化,實現產業結構調高、調輕、調優。
二是加強企業技術創新,創建發展模式。“創新是促進發展的資源,我們有很多慘痛教訓,很多產品在上世紀末是很有影響的,比如武漢的長江音響、沙市日化、沙市電冰箱等,但由于沒有好的發展機遇所以沒落了。”
三是大力發展市場主體,支持中小企業發展。“沒有鋪天蓋地的中小企業,沒有頂天立地的大型企業,一個省是不會發展起來的,中小企業對于縣市的發展,也是不可或缺的。”
重點支持大冶、宜都沖擊百強縣
過去幾年,我省縣域特色產業培育取得成效,據前瞻網記者了解,2011年,全省縣域地區生產總值首次突破萬億元大關,縣域經濟占全省的比重達到56.7%,工業在縣域經濟中的比重達到44%。但湖北目前還沒有一家縣市進入全國百強。
對此,省經信委副主任劉進文建議從三個方面突破。
一是要重視它、調整對象。“大冶、宜都、仙桃等城市均有實力沖擊百強,特別是大冶市發展勢頭非常迅猛,2010年的排序是全國122位,比2000年上升了140位。”劉進文稱,“十二五”期間,大冶應該也必須進入全國百強,其次是宜都,比2005年躍升得更多。
二是重點培育,劉進文說,湖北要重點支持大冶和宜都沖擊百強,要像支持“一主兩副”那樣來支持它,他透露,湖北將出臺相關措施。
第三也是更關鍵的,縣級市要苦練內功,加大招商引資的力度,加快縣域經濟發展,從小面積著手,帶動大范圍整體發展。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