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咸平:貧油少氣的中國能打贏國際能源戰嗎?
2014-11-01 08:28:34 責任編輯:劉燕芬 來源:郎club
中國煤層氣的儲量超過10萬億立方米,全球排名第三。美國在煤層氣方面的研究、勘探和開發利用也和頁巖氣一樣,都是世界領先的,是全球煤層氣商業開發做得最成功的國家。給各位看一組數據,美國1989年的時候,它的煤層氣占天然氣總產量的比重還不到1%;到2006年,這個數字被提升到了10%,并且之后一直在10%上下浮動。那么我們的煤層氣產業呢?差不多和美國一樣,我們也是從20世紀80年代中期就開始進行煤層氣的勘探研究,然后關于煤層氣的開發利用計劃一次次被我們寫入“十五”規劃、“十一五”規劃、“十二五”規劃,但就是在這么多政策的支持下,我們的煤層氣開發還只是處在初步階段。
為什么會是這樣一個結果呢?我認為原因有四點。第一點,我們國家煤層氣的儲存特征是低滲透、低飽和、低儲層壓力,地質條件復雜,抽采難度大。所以我們必須要有技術含量更高、售價也更高的多分支水平井技術。但是目前這項技術,還處在研發和初試階段。
第二點,煤層氣開發企業在這么大投入的情況下,我們的政府透過政令長期將天然氣的價格壓制在低位,讓開采煤層氣的企業長期虧損。我想請問,這些企業在虧損的打擊下,能加大投入開發新技術嗎?
第三點,一些煤層氣抽采出來后,進不了管網,只能就近局部區域使用。這是因為我們國家80%的天然氣管網都在中石油的掌控之下,它自己本身經營煤層氣,當然不愿意別人的煤層氣使用自己的管網輸送,搶自家生意。
第四點,煤層氣和煤炭是相生相伴的,采礦權本應歸屬于同一主體,這樣抽采結合,讓資源實現有效配置。但是在我們國家,煤炭和煤層氣的采礦權是分離的。煤層氣屬于國家一級管理礦種,由國土資源部管理,而大部分的煤炭資源的探礦權和采礦權都是由所在地的地方政府管理,這就造成了產權重疊問題。說得明白點,就是在地方開采煤礦的時候,國土資源部怕地方政府拿走自己的煤層氣;地方政府也怕國土資源部在開采煤層氣的時候,動了自己的煤礦。在這種利益的相互牽制下,煤層氣開采的每一步都是很難的。
那么,美國是如何推動煤層氣開采的呢?我們可以看看美國的做法。我簡單概括一下,就是政府透過出臺相關扶持政策進行引導,然后,由市場進行定價。美國在推廣煤層氣的時候,先后出臺了《能源政策法》、《能源以外獲利法》、《氣候變化行動計劃》等法律規章;同時,美國政府還透過立法,取消了對天然氣價格的管制,讓煤層氣和天然氣一樣,采用市場定價體系,讓美國的煤層氣開采具備商業價值。透過美國的成功經驗,其實說明了一個原則,就是不管是煤層氣開采,還是頁巖氣開采,如果中國要想做得和美國一樣成功,就必須在市場準入、能源定價等方面開放市場,讓市場自己去做。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