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斯柴爾德夫人:女人永遠不要為了錢結婚
羅斯柴爾德夫人與克林頓夫婦
她與丈夫羅斯柴爾德爵士的親密友人除了克林頓夫婦、基辛格、默多克,還有撒切爾夫人、索羅斯以及巴菲特,當然這個列表還可以很長。“我一直都被上天賜福,遇到這么許多貴人。我也不知道為什么。”羅斯柴爾德夫人這么評價自己的好人緣。
在一次采訪中,她用“我很幸運”作為七八個問題答案的開頭或結尾。在更為年輕時,我會覺得這樣的回答充滿敷衍又缺乏真誠,年歲漸長的如今,倒覺得羅斯柴爾德夫人說了句實話,中卵子彩票或是嫁入豪門,可并非努力就可以實現。
早在上世紀80年代中期,她就成為傳媒、通訊大亨約翰·克魯格的助手,親眼目睹克魯格如何積累起巨額財富,成為當時的美國首富。“要知道,那可是在比爾·蓋茨成為首富之前很久的事情。”羅斯柴爾德夫人強調。克魯格成為了羅斯柴爾德夫人商業路上的第一個領路人。
羅斯柴爾德夫人說她遇到克魯格的時候不過28歲,是一位執業律師,她所在的律所為克魯格提供法律服務。那時,克魯格要組建世界上第一個和移動電話相關的公司,正在招兵買馬,他邀請羅斯柴爾德夫人加入并擔任執行副總裁。一個運氣和才能之外的因素是,當時羅斯柴爾德夫人還是斯坦因女士,在她與克魯格結交之時,她的前夫安德魯·斯坦因正在競選紐約市長,而紐約上層社交圈本就是個小世界。
1988年,在克魯格相繼賣掉了自己的電視業務(他賣給了默多克,默多克用克魯格打下的底子創辦了福克斯電視臺)和移動電話業務之后,掙到了天文數字般的財富,斯坦因女士對克魯格說:“我想成為一個企業家,我想擁有自己的舞臺。”那時的她覺得如果掙到400萬美元,就可以死而無憾了。
“然后,約翰給了我一句終身受益的最好建議,他說,‘停下,別老想著你要掙多少錢,想想你要創造出的愿景,想想你每天醒來愿意為之奮斗的是什么,錢會跟著來的。’”羅斯柴爾德夫人認為這句話改變了她的生活。她在通訊領域中開始了自己的商業探險。
跟隨克魯格在美國的成功經驗,她在拉丁美洲和歐洲展開了類似的移動電話業務,比如她的處女秀是在波多黎各買下背后有摩托羅拉支持的一家小型呼機和移動電話公司,免費獲得波多黎各的通訊執照,買下主要城市的通訊頻率,她成功地讓這家公司規模擴大了三倍。1993-1995年,克林頓執政時期,羅斯柴爾德夫人還被任命為美國國家信息基礎設施顧問委員會成員。就這樣,在美國她一步一步為自己掙得了更為上層且主流的社會地位。
20世紀末那幾年,羅斯柴爾德夫人在盧森堡注冊的公司FirstMark大概算得上她事業的一個高峰,這是一家針對歐洲市場進行無線寬帶風險投資的公司,董事會陣容豪華——都是美國政商屆的顯赫人物,險些在納斯達克上市,然而這個公司卻趕上了2000年的互聯網泡沫破裂,最終成了一場盛大的失敗。
“他們都是大男孩,他們不能因為自己做出的投資決定而指責我。我提前賣出了自己的那份股票,撤出了,所以我不知道之后發生的事情。那些人中有一些我們仍是朋友,有些再不相見。你知道,我想要每個人都掙錢。”羅斯柴爾德夫人這么說起泡沫破裂之后她與FirstMark投資人們的關系,只是不知道其中是否也包括了基辛格和弗農·喬丹。
歸根結底,夫人仍然是一句:“這件事情告訴我,幸運比聰明更為重要。”
在羅斯柴爾德夫人的高中畢業紀念冊里有一張她17歲時的半身照,那是一個單純,有著修女般虔誠表情的樸素姑娘,她干勁十足、事事爭先,不達目的誓不罷休,既是全優生也是社會活動家,當她很小的時候,就開始組織街邊集市,出售門票和檸檬水。“我的父母告訴我,我是一匹賽馬,我最好勤于練習因為我總要上賽場。”羅斯柴爾德夫人說。
一個羅斯柴爾德夫人最喜歡分享的勵志故事是:從法學院本科榮譽畢業之后,她來到紐約尋找飯碗。當時的美國駐聯合國大使Daniel Patrick Moynihan正在競選美國議員,她想在這位前大使的競選班底中謀一份職。于是,她趁著Moynihan參加集會的時候一路跟拍,又花掉所有的錢租了一間暗室連夜沖印好相片,在第二天一早送到Moynihan的競選總部,同時表達了想為競選班底志愿工作的愿望。這天結束時,Moynihan的妻子問她是否愿意成為他們第一位付薪水的正式員工,周薪125美元。“我就這樣起航了。”羅斯柴爾德夫人回憶道。競選工作結束后,她申請到了哥倫比亞大學法學院碩士項目,畢業后,在華爾街找到一份相當體面的律師工作。
有關琳與Moynihan先生的故事并沒有就此結束。20年以后,羅斯柴爾德夫婦倫敦婚禮剛結束,就飛往美國與Moynihan議員吃了一頓晚飯,飯后被克林頓總統夫婦邀請在白宮度過了蜜月第一天。
羅斯柴爾德夫人曾經是一個美國夢的信徒,她相信依靠整個社會系統和個人努力,就可以達到你想要的高度,她喜歡工作。
“我會一直工作下去,直到死去那天。因為這就是我,這讓我快樂。”羅斯柴爾德夫人曾是一位單身母親,但她選擇投入極大的精力在工作之上,甚至每天在天上飛來飛去。她的兒子成年之后,有天對她說,“媽,你騙了我,小時候我們一直以為你那么拼命工作是為了養家糊口,誰知道你那時候就已經那么有錢了。”復述這個故事的時候,羅斯柴爾德夫人的神情中有那么一點狡黠。
對于她如何平衡家庭和工作,她必然掙扎和懷疑過,比如她在出差途中,聽到保姆說家中進入歹徒搶劫,而她的兩個兒子卻在家中的時候,心中涌起了恐懼與悔意,但現在她已經有了一套圓滿的解釋:
“我一生中最快樂的一天之一,是我的兒子13歲的時候,我走進他的房間,他當時背對著我,正在跟他的女朋友通電話,他說,我長大以后想要和我母親一樣的成功。他懂我,為我而驕傲。”
自從2004年起第一次拜訪中國之后,羅斯柴爾德夫婦幾乎每年都要來一次,尋找投資機會。
E. L. Rothschild公司是羅斯柴爾德夫婦現在最大的心血,這個公司并不與羅斯柴爾德家族的主體事業發生交叉,而更像是夫妻二人另立的門戶。其實,E. L. Rothschild成立最初,這對夫婦在中國與印度之間最先鎖定的投資目的地是印度。他們當時的理由是,在2003年有490億美元的外資投向中國,而只有49億投向印度,即便中國從宏觀層面而言更好,也不至于好上10倍,因此印度更好。還有一個深層原因是,他們與印度電信大亨蘇尼爾·米塔爾(Sunil Mittal)私交甚好,與他一同投資成立公司——這是羅斯柴爾德夫婦的投資原則,首先找到一個靠得住的當地合伙人。他們在印度首先投資了一個農業研發中心,引入了中國和以色列的先進種植技術,印度當時的總理曼莫漢·辛格出席剪彩并作了演講。
然而,現在E. L. Rothschild公司卻從印度退出了。
“我應該2004年就在中國展開業務,但我們去了印度。我丈夫總說,永遠不要往后看,現在來中國還不晚。真的不晚。”
2011年,E. L. Rothschild公司收購了美國天氣中心(Weather Central LP)70%的股權。
Weather Central系統是一個可實時制作報道包括天氣、交通和新聞的系統。現在被中國國家氣象局指定為唯一天氣產品供應商,也就是中國國內的所有氣象頻道的供應商。這個天氣項目也許到目前仍是羅斯柴爾德夫婦在中國最可見的成功項目。當有中國媒體最近問及他們在中國還有什么投資時,羅斯柴爾德夫人的回答是,“尚不方便透露”。
也許真實的答案是,E. L. Roth-schild公司仍在尋求更好的中國機會和商業伙伴。鑒于阿里巴巴赴海外上市聘請羅斯柴爾德集團(正是目前伊夫琳·羅斯柴爾德爵士的堂弟大衛所主導的公司)擔任財務顧問,有中國記者問羅斯柴爾德夫人如何看待阿里巴巴的上市,夫人的回答是,“十分看好,希望在中國有機會投資一家像阿里巴巴這樣的公司。”這似乎委婉地撇清了E. L. Rothschild公司與家族生意的直接關系。
今年5月27日,羅斯柴爾德夫人牽頭的包容性資本主義大會將在倫敦召開,在演講人中中國面孔只有一個,是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高級官員方星海,而其他的演講者則包括克林頓、拉加德(IMF總裁)、施密特等等。
“我認為在新的領域里會有更大的投資機會,比如醫療、教育、保險,他們都存在一些問題,但是中產階級階層正在崛起,他們對于醫療、教育、保險會有更深層次的需求,這些我都非常感興趣,希望有機會來敲門。”羅斯柴爾德夫人這樣看待他們在中國未來的業務方向。
但是,羅斯柴爾德夫人對于中國女性的權益和地位仍有憂慮,在博鰲會議期間,她發現與李克強總理的大合照中,60多個人里,只有兩位女性,其中一位還是她自己。她很喜歡引用這樣一個數字,在中國企業的上層管理層中,女性只占5%,這個數字比美國還要低。她認為“這是個問題”。
我最后問她這么努力工作,想為社會留下什么,她的表情告訴我,這個問題挺蠢,但是她仍說:“我不認為會為自己留下什么,我在做能夠激勵我前行的事情,一部分是推動女性擁有更大的承擔與自主權;一部分關于包容性資本主義,與投資人和大企業一起,以更廣泛的視野來看待我們對于社會的責任。
“我得走了,我們留五分鐘拍照吧。”談話突然終止。她從手袋里取出化妝鏡和口紅迅速給自己補妝,同時對攝影師說,“我們快一點,好嗎?”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注明來源!(圖片來源互聯網,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