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路興:部分城市放松限購方向沒錯
實際上,在今年全國兩會上,住建部副部長齊驥就曾表示,今年房地產要“雙向”調控,即對熱點城市不放松,而對庫存高的城市要控制節奏,并采取辦法去庫存。
【相關閱讀】:中國非一線城市限購政策可退出 樓市限購或全面松綁
昨日有消息稱,除北上廣深之外,其他城市的限購政策可以自行調節,尤其是庫存過大的地方。這意味著除四大一線城市之外的30多個限購城市,有可能全面松綁限購政策。
對此,接近住建部的權威人士向上證報記者確認,上述政策方向和趨勢已經明確。但具體是否發文、何時發文,相關部門還需等待中央態度。“在決策層看來,一線城市目前還很難在近期松綁限購,因為之前(房價)上漲過快,且目前還沒有見到明顯的房價下降或市場調整。”該人士稱。
“我咨詢了很多房地產企業,現在企業層面還沒有得到這個消息。但我們感覺這個政策執行的可能性很大,無論它以怎樣的形式表現出來。”中原地產首席運營官李文杰表示。
四年限購路
限購,這個具有較強行政色彩的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曾被視為抑制房價上漲的利器,也曾因其行政色彩而引發爭議。
為應對部分城市房價過快上漲,兌現“一定要把房價上漲趨勢控制住”的承諾,2010年4月,國務院出臺《關于堅決遏制部分城市房價過快上漲的通知》,要求房價上漲過快城市限制家庭購房套數,被業內稱為“限購令”。粗略統計,目前有40多個城市執行著不同程度的限購政策。后續市場情況表明,限購確實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成交量,并進而抑制了房價的過快上漲。
縱觀四年限購歷程可以發現,其影響最大的階段是2011年和2012年。當時,綠城[簡介最新動態]中國等以高端物業為主要產品類型的開發商,成交量驟減。綠城無奈走上賣項目、賣股份的求生之路。當企業和地方通過各種渠道呼吁解除行政性調控時,住建部有關人士曾私下無奈地表示,“目前除了行政性強行限購,誰還有更好的調控房價的辦法,我們虛心求教。”
一些對土地出讓和房地產市場依賴程度較高的地方政府也曾屢屢試圖解除限購,比如蕪湖、武漢、廈門、珠海、長沙等,而多數變相或直接的松綁,都以地方政府否認、收回,或上級政府叫停等方式草草收場。這也折射出中央層面對執行限購政策的決心。
不過,限購的威力在2013年已經開始淡化。2012年底至2013年,各地商品房成交量強勢反彈,并帶來房價再次大漲。業內人士事后回顧,除了個稅按差額20%征收等政策帶來恐慌式購房外,市場面貨幣供應量的整體充足,是導致各地樓市再度火爆的主要因素。在需求龐大的情況下,限購“高壓線”被各種暗箱操作屢屢突破,從而效力大減。
2013年下半年,銀行系統針對房地產業突然收緊信貸,6月下旬出現的“錢荒”,更是對市場潑了盆冷水。再加上受八項規定、六項禁令等因素影響,高端消費大為萎縮,樓市也受到波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