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傳CTO李寶民:建議監控大數據分享防隱私泄露
2015-12-22 16:41:50 責任編輯: 來源:中新網
近日,中國第二屆互聯網+CTO高峰論壇在上海嘉定喜來登酒店舉辦,中傳集團CTO李寶民、萬達集團CIO朱占備等來自全國的近千家企業高管出席了本次大會。
中傳集團CTO李寶民在論壇上發表了以《大數據的全球視野》為主題的演講,演講中提及大數據產生背景及其五大特點,并根據其特點進行大數據應用的分類,同時還闡釋了大數據的變化趨勢,最后根據自己多年微軟、Google的工作經驗為各位公司高管提出了一些中肯的建議。
李寶民稱,大數據產生于計算機能力與數據量爆炸性增長的處理需求,因而大數據具有容量大、變化快、種類多、價值高與真實性的五大特點。互聯網的交易數據、人與人之間的社交數據、智能設備儲存數據等各類數據造就了大數據的巨大容量,而隨著新舊的更替以及數據源的不同、數據結構的變化使得大數據擁有變化快與種類多的特征,這些數據的產生有假有真,商業上必須仔細分析這些數據,進行價值上的發掘,才可以決定產品推薦等各種用戶行為。
李寶民認為大數據應用甚廣,基本成為各大公司的入門許可證。企業只有結合將要推薦給用戶的產品對各種數據進行統計分析才能做出準確的預測。將用戶各種類似的行為進行分類,對無用信息、可再生化分析等數據進行推薦過濾,找出自家產品對哪些用戶有價值,通過一系列的匹配算法從而對特定的人群進行推薦,實現精準營銷。
李寶民還談及目前大數據的變化。早年的大數據是領先巨頭的技術優勢,而如今已變成所有科技公司的必備技能,從競爭優勢轉變為基礎能力無一不體現大數據算法技術的普及。大數據不僅要解決燃眉之急還需不斷發現各種意外之喜,從宏觀到細節、從個人性產品經歷判斷到對用戶行為的統計分析、邏輯判斷,企業要不斷改變對市場、產品以及用戶自我定位的理解,突破創新。
李寶民結合自己的海外工作經歷認為,大數據也使得產業結構發生了變化,而這一變化足以令一些公司投機取巧造成數據隱私的泄露,基于此等隱患的存在,美國已經出臺相關明文規定對大數據分享方面進行嚴格把控,頗有良效,因而我國也應借鑒西方經驗在數據分享等方面進行數據的管控,以減小企業及用戶的風險。
演講最后,李寶民結合大數據的發展趨勢對企業給出了一些中肯的建議。大數據處理有兩種算法,將所有信息灌輸到系統中與每隔一段時間處理數據兩種方法各有利弊,短期內不會發生替代,而重規模或是重算法技巧也因個公司自身情況不同無法得出統一答案。因此,在全面了解大數據的特點及變化趨勢后,各個企業應該結合自身情況判斷選擇著重的方向,得出最適合自己的算法。
據了解,李寶民畢業于北京大學,以及密蘇里大學哥倫比亞分校,曾在Microsoft、Google總部工作15年,現為中傳集團CTO。中傳集團是國內領先的移動互聯網場景應用服務提供商,投資運營的旅客列車WiFi服務系統Rail-WiFi,是目前國內規模最大的火車WiFi網絡系統,目前已經與全國7個路局1000余組列車簽訂WiFi業務獨家運營協議。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2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