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和思科CEO:在中國開展業務很難 但值得努力
2015-10-21 14:55:27 責任編輯: 來源:鳳凰科技
10月21日,據《華爾街日報》網絡版報道,思科CEO羅卓克(Chuck Robbins)和高通CEO史蒂夫·莫倫科夫(Steve Mollenkopf)周二都認為,在中國開展業務很難,但值得付出努力。
莫倫科夫在2014年接任高通CEO,并應對了中國對公司發起的漫長反壟斷調查。該調查導致高通被處以巨額罰款,并需要改變其商業行為。
羅卓克在今年7月接管思科,當時正值中國擔心外國供應商協助政府收集情報,本土對手華為實力不斷增強之際。
不過,作為老牌科技公司的新一代領導者,羅卓克和莫倫科夫在共同參加WSJDLive全球科技大會時表示,在中國遇到的困難是值得的。羅卓克稱,有跡象表明,中國政府官員不想完全依賴華為。
“如果中國政府想讓我們出局,我們就會出局,”羅卓克稱。
莫倫科夫表示,與中國政府的和解改善了高通與中國公司的關系,后者逐漸成為高通的客戶。這很重要,因為高通的客戶蘋果、三星正繼續使用自主開發的芯片。“我們在中國的地位變得更加強大,”他表示。
高通和思科在物聯網市場還擁有共同利益。物聯網的發展提升了數據流量,推動了高通無線芯片和思科網絡設備的需求。
莫倫科夫認為,物聯網趨勢的最大受益領域之一就是醫療保健。例如,一款可穿戴設備能夠偵測到一些跡象,表明用戶應該需要立刻就診。高通將這種能力稱之為“數字第六感”。莫倫科夫稱,設備將以一種非傳統方式變得更加智能。高通希望能夠為新興物聯網應用提供無線芯片。
羅卓克以日本機器人制造商發那科為例,該公司的產品被用于汽車生產等應用領域。羅卓克表示,傳感器和其它設備的正確組合有助于預測機器人何時會出錯,這種問題能導致制造商每分鐘損失1.6萬美元。
“但是,在這種技術創新普及前,我們必須得解決安全問題,”羅卓克稱。思科利用收購交易和內部開發的技術來建立一項龐大的安全軟件業務,該業務已被羅卓克定為公司重點項目之一。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1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