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玉柱談創業:現金流一斷企業就會沒法生存
史玉柱在經歷了商場的折戟沉沙之后,他總結道:
十幾年前的民營企業,現在還活著的不到20%。主要問題其實不是管理不善,而是財務危機——投資失誤導致資金緊張,最后資金鏈斷裂。
1992年,巨人集團決定蓋一座38層的巨人大廈作為自己的辦公大樓,當時蓋一座38層的大廈大約需要2億元,這對當時的巨人集團來說并非不能承受之重。但在1992年下半年,巨人大廈設計不斷加碼,從38層升到了54層。
1994年年初,有人提議史玉柱要為珠海爭光,建全國第一高樓,54層又變成了64層,后來在準備宣布把樓層定為64層時,據史玉柱回憶:當時想,64層也沒有和國內一些高樓拉開太大距離,“話都到了嘴邊,頭腦一熱,竟對外宣布,巨人大廈要做到72層。”可以說史玉柱當年的年少輕狂是其建造72層巨人大廈的一個主要原因。而蓋72層的大廈預算陡增到12億元,而當時史玉柱手頭僅有2億元。
在要蓋樓的時候,珠海市政府一再給予巨人集團很多的優惠政策。可以說巨人大廈不斷加高和行政暗示也有關系,這也助長了史玉柱建造中國第一高樓的決心。
開始是18層,然后是38層、48層、54層、64層,最后加到72層。過去我一直不愿意說這個事。后來我去拜訪過梁廣大,他說確實是有這個成分,想要我們往上蓋。當時中國大學生流失率很高,本科畢業就出國的很多,回來的又很少。國家領導人交給他一個政治任務,像重獎科技人員一樣,在中國樹立大學生成功創業的典型。想通過把巨人大廈蓋高,讓大家注意到這一標志性的東西,注意到我們的企業,由此來吸引大學生留在國內創業。
梁廣大選中的是史玉柱。這個典型的樹立是通過建一個標志性建筑,轟動珠三角和全國,于是巨人集團就計劃做全國第一高樓。珠海市政府還具體給了一些優惠政策。據史玉柱回憶:
土地非常優惠,幾乎是白送的。本來是1萬多平米,后面又給了我們3萬多平米的地。
那時珠海的地價,實行的是樓面地價,珠海應該是全國第一個這樣計算的,市面價格在2650元/平方米,政府給巨人集團的是125元/平方米,相當于白送。
同時,由于政策和房地產的狂熱,促使史玉柱想都沒想就進入了房地產行業。
準備蓋的時候,正是中國房地產最熱的時候,當時蓋樓,是不愁賣的,只要有塊地,有圖紙就能賣了。
然而不幸的是:當我們動工的時候,宏觀調控就來了,對賣樓花有限制,必須投資到一個數額才能拿到預售許可證,開始蓋的時候還沒有限制,后來越來越規范,限制越來越多,所以我們沒辦法把這個項目搞下去了。
當時,史玉柱手上只有2億的資金,這些錢僅僅能為這棟樓打地基。史玉柱顯然不是沒有看過大廈的設計圖紙并計算過這個工程的成本收益,可是他按捺不住內心的愿景與沖動。他還是將先前靠巨人漢卡、保健品等賺得的所有錢都調往巨人大廈。這一舉動至今仍被史玉柱視作其生涯中“最發昏的舉動”,甚至“直到它死的那一天,我都沒覺得這個樓蓋不起來”。
史玉柱說道:蓋樓最花錢的在地下,我們相當于地下要蓋18層,地下蓋18層相當于地面上蓋50層。我們一共打了68根樁,最短的樁打了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